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8章 当诸葛亮遇到炮兵

第8章 当诸葛亮遇到炮兵(3 / 3)

差距可是相当大的。

虽然理论上确实不错,但到底效果如何,唐赛儿自己也不放心。

于是,她临时决定,不管前线那边了——反正黎利那边情况看起来很稳,旗帜位置都没什么变化,估计还能抗揍很久;而波西米亚骑士们人多势众,一时也没有溃败的风险。

这几伙人出击之后,实际上也没法再进行遥控指挥了。

她索性直接率领那几百亲兵,把自己当预备队,和炮兵汇合,然后调动孤儿军的骑兵,一起向敌人中央位置进攻。

这次,由孤儿军打头阵,炮兵居中,唐赛儿殿后。

这些人加起来,也就不到两千人。

在后方调动的时候,唐赛儿还专门让顾六拿着她的将旗,留在原地不要动。

因此,他们变阵的时候,都没有怎么引起双方的注意。

而且这次,唐赛儿还特意调整了战阵。

以往,她习惯的阵型,是把所有能动的人都编入骑兵队,组成一个个纵队或者楔形队,横着一字排开。

队列前方,则是选出的精锐。

战斗开始之后,就由前方的人马先冲击敌人,进行试探,一旦找到敌人弱点,大家就一拥而上,争取一举冲垮敌人。

像这次她布的阵,以及刚才试探、冲击的流程,就是这种模式。

朱文奎等人也对此做过分析。

紫帐汗国那边,有一些比较正规的中原兵书,大家也对此进行过很多研究。

当然,欧洲各地的战法,他们也同样了解。

因此,算是比较见多识广的。

郭康认为,这个阵型,和瑞士人的习惯比较像。

只不过,是把步兵换成骑兵,而且机动性和主动性上都要强不少。

看起来,应该也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乡寻思出来的战术”

这类。

虽然远在大陆两端,手法也不同,但思路上还是趋同演化了。

不过李玄英认为,情况可能不是那么简单。

相比于民间总结,他认为这更像是正规军的简化版。

华夏一系的军事思想和阵法研究,一直一脉相传,而且师承非常明晰。

从紫帐汗国到明朝,各路有关系的军队,都是这一系,或者深受这一系影响的各种旁支,所教育出来的。

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思想,毫无疑问就是出自元末以来,各路势力相互征战,打出来的各种军事经验——而且严格来说,至今都没有停止。

而元末的兵将素质,在整个历史上都算是很高的,足以作为典型了。

宋、辽、金、元这些国家,按希腊人的说法,其实都是大唐的“继业者”

从宋辽开始,大家的战法,基本都是唐朝那边留下来的。

大唐的正规军军制,是由大名鼎鼎的李卫公定下的,而李卫公六阵,又可以直接追溯到诸葛亮八阵。

从魏晋以来,这就是最主流的战法了。

而唐赛儿学的这套军事理论,其中六丁六甲的布局,明显就是李靖那套。

而他们的骑兵,看起来则更像诸葛八阵里,在阵后作为“奇兵”

的那二十四队游骑。

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把步兵大阵给丢掉了,只剩下这些游骑兵了。

所以他认为,这个阵法的优势和劣势,大概都可以从这里推导出来。

而唐赛儿本人,其实也赞同这个说法。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 不务正夜[先婚后爱] 小马:我读书少别我,这是友谊? 被偷的人生 四合院,开局先把贾张氏嫁出去 惟见南星 嫁国公,一胎双子,渣男悔断肠 养子夺命?重生手撕白眼狼宠亲崽 神瞳之无限推演 窃窃私语你听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