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一扇十六折的螺钿“众仙朝元二圣”
屏风搁脚下。
那屏风厚重,搁脚做得大,是双层浮雕,珠子巧巧卡在其间。
伺候的宫女屈膝跪地,佝偻身子脑袋顶都贴在地上了,好不容易给抠出来。
陶姝在旁急的来回踱步,半点不清绝,也不念叨“福生无量”
了,且顾着喊“这个丢不得,这个坏不得,留神些。”
贤太妃入宫半生,无儿无女,曾在敦肃太后离宫祈福期间抚养当今圣人。
是故二人有母子情分,圣人登基,尊生母为太后,养母为太妃,各居东西两宫。
深宫内苑无旁事,便寄情道术,女眷不便与冠人来往,恰观照道人在道试中锋芒毕露,贤太妃召过几次后,引为尊者。
奈何观照道人一意孤行不肯往道庭就册,还离京云游,陶姝正在此间出现,一手丹青妙笔,道术颇有见解,人也生的冰雪聪慧。
而且她是个小儿,可以慰藉膝下寂寥,又不怕引起圣人猜忌。
更兼陶姝常往宫中侍候,贤太妃早已拿她当个亲生女儿对待,心意上,是要寻些好人家儿郎挑驸马的。
然陶姝也是个一意孤行,非要出家当冠人,贤太妃后宫沉浮数十年,见惯男女风月,倒也没觉得世间真有良配。
时也势也,圣人向道,若陶姝真能乘风而起,当个举世无双芙蓉冠,未必不如嫁与公孙王谢家。
刚好敦肃太后禫祭,观照不得不回来,于是贤太妃一纸亲笔,令宫人带着陶姝递到了观照道人面前。
宠也爱也,可见一斑,这会见她为两粒珠子失了自持,贤太妃也没苛责陶姝,反觉小姑娘家多了几分活泼,怪好看的。
“是个什么天上地下难寻的宝贝物件,把你急成这样。”
她看见宫人已捡着珠子,递到了陶姝手里。
陶姝回转,竖掌行礼才要给,贤太妃扯着她手腕往上撩袖口,“看来是稀罕的很,往日都不肯让人瞧见呢。”
陶姝摊开手掌,两指捏起那粒鸡血紫递给贤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