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46章 饱满鲜活(2 / 5)

姨陪着我,比家里还热闹。”

记者被逗笑了:“那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想明更厉害的机器人,”

槐花眼睛亮晶晶的,“帮院里的人干活,帮张奶奶提菜,帮三大爷浇花,帮傻柱叔叔揉面……”

中午吃饭时,剧组跟着拍餐桌戏。

傻柱做了满满一桌子菜,荷叶饼、红烧肉、炒青菜摆得像朵花。

三大爷举着筷子迟迟不动,对着镜头说:“我给大伙算笔账,这桌菜成本六十八块五,搁饭馆得两百多,在咱院,花小钱吃大餐,这就是幸福。”

二大爷夹了块红烧肉,边嚼边说:“不光省钱,还热闹。

你看这一桌子人,比过年还齐,吃着都香。”

张奶奶给槐花夹了个鸡腿:“多吃点,下午拍机器人表演,得有力气。”

记者举着话筒问傻柱:“您这手艺这么好,为啥不把饭馆开大点?”

傻柱挠挠头:“开那么大干啥?能让院里人吃好,街坊们吃得舒坦,就够了。

这院儿就是我的根,挪不动。”

下午拍机器人表演时,槐花有点紧张,机器人的浇水臂差点撞到镜头。

许大茂赶紧打圆场:“这是智能感应,怕碰着人,自动避让呢。”

说着悄悄按了下机器人的应急按钮,浇水臂立刻温顺地收了回去。

二大爷的画眉鸟突然对着机器人叫了起来,调子跟表演的背景音乐合上了拍。

“你看你看,”

二大爷得意地说,“它们俩真能搭伙!”

记者笑着说:“这就是人与自然、科技的和谐相处吧?”

周阳点头:“对,咱院就这样,新的旧的,老的少的,都能凑到一块儿,热热闹闹的。”

傍晚拍纳凉场景时,院里亮起了智能路灯,暖黄的光洒在葡萄架下。

三大爷和二大爷摆开棋盘,楚河汉界分得清清楚楚;傻柱和秦淮茹搬来西瓜,用许大茂的智能刀具切得整整齐齐;张奶奶和李爷爷坐在藤椅上,给孩子们讲过去的故事;槐花抱着机器人,在路灯下教它跳新学的舞蹈;许大茂则举着个投影仪,往影壁墙上投老照片——有十年前院里的土路,有五年前大伙扫雪的场景,还有文化节上满院的鲜花……

“这张是槐花刚搬来时拍的,”

张奶奶指着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槐花扎着两个小辫,怯生生地躲在周阳身后,“那时候才这么点高,现在都长这么大了,还拿了国际奖。”

槐花不好意思地笑了:“那时候我还怕三大爷的花刺扎着我呢。”

三大爷哼了一声:“现在不也天天来偷学养花?”

“才不是偷学,”

槐花撅着嘴,“是您教我的!”

众人都笑了起来,笑声被晚风吹着,飘出老远。

剧组收工时,天已经黑透了。

记者握着周阳的手说:“周叔,你们这院儿真是块宝,拍了一天,没见谁红过脸,吵吵闹闹都是热乎气,比剧本写的还动人。”

周阳笑着说:“过日子嘛,哪能没点磕碰?但咱院的人,心都在一块儿,再大的事,一盘红烧肉、两瓣蒜就解决了。”

许大茂凑过来说:“纪录片播出时,可得给咱的智能花盆打个特写,还有我的网店地址……”

“你这老小子,”

二大爷笑着捶他一下,“就知道做生意!”

傻柱端着刚煮好的绿豆汤出来:“记者同志,喝碗汤再走,解解暑。

咱院的故事,慢慢拍,拍一年都拍不完。”

剧组走后,院里的灯还亮着。

三大爷在给郁金香盖防虫网,嘴里念叨着“明天得给花施肥”

;傻柱在厨房刷锅,哼着跑调的《东方红》;二大爷提着鸟笼往回走,画眉鸟还在哼唧着下午的调子;许大茂对着电脑整理今天的订单,屏幕上“幸福里套餐”

的销量噌噌往上涨;槐花趴在科普角的桌子上,给机器人画新的装饰图;周阳坐在葡萄架下,看着这一切,手里摇着蒲扇,扇出的风都带着股甜丝丝的味。

“周爷爷,”

槐花举着画跑过来,“您看我给机器人画的新衣服,上面有咱院的所有人!”

画纸上,机器人的肚子上画着个小小的四合院,里面有举着花盆的三大爷,挥着锅铲的傻柱,逗着鸟的二大爷,捧着智能设备的许大茂,坐在藤椅上的张奶奶和李爷爷,还有摇着蒲扇的周阳……每个人都在笑,天上的太阳旁边,还画着个弯弯的月亮。

周阳接过画,借着路灯的光仔细看着,忽然觉得眼眶有点热。

他想起刚搬来的时候,院里的老人们总说“日子就像这葡萄藤,得慢慢爬,才能结出甜果子”

现在看来,这藤不仅爬满了架,还结出了一串又一串的甜果子,有槐花的机器人,有傻柱的饭庄,有三大爷的花,有许大茂的智能设备,还有这一院子吵吵闹闹的笑声……

“画得真好,”

周阳把画还给槐花,“明天贴在科普角最显眼的地

最新小说: 遥雪有期 绛玉珠 村欲乱 你在山海经哪一页 回档少年时 二嫁公卿 湖心有个小岛 摄政王的逗比特工王妃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神经纪元:2049 行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