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那份根植于儿时温暖记忆的纯粹信赖,一旦被冰冷的政治现实撕碎,锥心之痛,难以承受。
仙妮丝不愿意相信,那个如同父亲般扶持她登上帝位的海因茨亲王,那个流淌着克莱因血脉的王叔,会有一天将锋刃对准自己。
可在真正的利益面前,别说叔侄,哪怕父子,兄弟都有可能反目成仇。
尤其是,“军方”只是一个十分笼统的概念,它并不是单单海因茨亲王一个人说了算的。
帝国军事集团本就是一个盘根错节,复杂的庞然大物。
它是由千万条被铁血与硝烟紧密联结的筋骨构成的——
战场上同生共死的袍泽、以军令维系的上官下级、被共同利益捆绑的军中派系。
这些经由战火熔铸、军功缔结的利益纽带,其坚韧远超血脉亲缘。
对他们而言,保障军人集团的整体利益,维系那套以战功论尊卑、以实权定高下的体系根基不受撼动,才是至高无上的铁律。
至于你是克莱因皇族,还是贵族院的大贵族,在这些只相信手中剑戟与麾下军士的人心中,并没有什么区别。
海因茨·克莱因本来也只是克莱因皇族的旁系血脉。
他不是在金杯玉盏的皇室宫廷,而是在最肮脏泥泞的战场壕沟,在战火纷飞的最前线,从一名最底层的、随时可能丧命的大头兵起步的。
他今日的亲王头衔,他身上每一块荣耀的勋章,都是他用敌人的鲜血和自己的血肉一分一分拼杀、一刀一刀砍伐出来的。
是踩着无数尸骨,在帝国的战阵中,从万马军中硬生生闯出来的。
换句话说,是先有了军方的“铁血元帅”海因茨,才有了后来被赐予的“克莱因亲王”海因茨。
前者是他赖以生存的本源力量,后者不过是一顶可以被随时摘下的华丽头冠。
海因茨当年之所以愿意扶持仙妮丝上位,最大的内在驱动力还是因为仙妮丝的那几个兄长,各自在军方都有自己的利益小集团。
海因茨担心他们上位后会威胁到自己在军方独一无二地位和话语权。
这才以“忠君爱国”的亲王形象出现,力主履行先帝的遗嘱。
他不过是为了避免一个可能架空他或将他边缘化的强势新皇登基。
选择扶持年幼、孤弱、易于掌控的仙妮丝,是他维持自身在军方绝对主导权的最优解。
可一旦仙妮丝或者克莱因皇室威胁到了他在军方的地位和利益,他会毫不犹豫的舍弃这个没什么实权的“亲王”身份。
海因茨从来不是什么克莱因皇室的守护者,他是帝国武装集团无可争议的利益代言人,是掌控着庞大战争机器的军阀巨头。
然而仙妮丝在内心显然还是把海因茨当做是皇室的自己人。
这个观念必须扭转。
柯恩盯着仙妮丝的双眸,音刻意放得更加缓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感:
“陛下,请您清醒地铭记: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