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秦三岁半 > 第591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591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 / 2)

子婴没想到,他只是路上遇上一个熟人,准备跑人家里混顿饭吃,再了解了解这边的产粮行情。

结果,以上来就是举报案。

“黑夫,你的举报,有证据吗?”

子婴有些严肃的看向黑夫。

就这短短时间来看,黑夫是一个比较谨慎的性格。

言行举止都很小心。

情愿沉默,不愿多说。

敢这么直接向他和李信说出来,必定掌握了一定的证据。

只是,像县令这样的位置。

他们本就有安排各里负责徭役的权力。

想要告他胡乱指派,可不太容易。

而且,收受贿赂之类的,除非有账本。

实则,更难抓住把柄。

不然,人家受贿,总不可能当着别人的面。

子婴:……

虽然,不会当着人的面。

但是,应该没有人会注意有没有鸟在场?

这不巧了么。

不然,黑夫只是一个小小上造而已。

对普通的黔首或者士伍来说,算是有爵之人,值得尊重。

对于县令来说,就什么都不算了。

县令作为一地的掌事,实际上,在当地的权力是很大的。

先不说有没有账本。

就算真有,黑夫都不可能有机会进到县衙内堂。

果然,黑夫犹豫了一会,才继续道,

“回殿下,黑夫手上没有账本。”

“只是,这几年的徭役记录,县衙是必须要记录在案的。”

说到这,黑夫有些急切。

子婴殿下和李信将军,只怕是他这辈子能遇上的,

最接近陛下的人了。

如果错过这一次,之后,只怕再也没有机会上告了。

徭役不公的问题,甚至不止他们里有这情况。

整个安陆,与县令交好的里,安排的徭役就比较轻松。

没有钱财上贡的里,就安排很重的徭役。

有些住着豪强富户的里,甚至直接花钱免徭役,安排到别的贫穷的里去。

这样一来,一些里民就想方设法要把户籍迁到富裕的里去。

最终,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这几年,安陆修城墙,修水渠,清理河道,运输粮食等。”

“都是夕阳里和周围几个里的黔首在负责。”

“而魏家里每年的徭役,都是帮着县衙整理户籍,抄录文书。”

不管是修城墙,还是清理河道,都是体力活。

一个月更役下来,都能让人脱一层皮。

更何况,还有一些需要远距离运输粮草的戌役。

比如去为大军运输粮饷。

比如,去百越边境巡逻,防止百越之人越境作乱。

几年下来,都是这几个里轮流着上。

就算里民们轮流来,也是不小的负担。

里民为了逃避徭役,甚至出现了逃跑的现象。

而人跑了,地还在。

只要开垦出来的田地,就要收税。

里正必须按照县里登记的田册,和户籍册,缴纳足够多的税收。

就算出现逃逸,税收也要先垫付上。

有能力,有魄力的里正,可以用自家的资材垫付。

大部分,都是把垫付赋税转嫁到同里的其他农户身上。

导致一人逃难,全里遭殃。

全里遭殃,又可能再次导致逃逸。

如此恶性循环。

子婴听完黑夫的陈述,与李信对视了一眼,捏着小下巴陷入了沉思。

难怪黑夫要当着他和李信的面提出来。

这些问题,放在基层的黔首身上,确实是涉及到个人身家性命的存在。

可,如果放到咸阳,其实很难引起重视。

秦朝采用认田不认人的政策,是为了保证税收,保证军队的粮饷。

管你是黔首,还是彻侯。

所有的地,都得交税。

这样一来,可以尽可能避免豪强坐大,挖空国库。

让国家财政陷入困局。

二来,尽可能的遏制土地兼并。

以及肆无忌惮的人口买卖。

避免出现汉朝后期出现的那种皇帝坐中央,藩王坐四方。

国库空虚,无钱发饷。

藩王却富得撒钱都感觉累的情况。

只是,这样一来,作为基层的小吏的能力要求就比较苛刻。

既要有能力收齐税收,又要防着里民有情绪,反抗逃逸。

尤其,如果县城的官吏处事不公,或者与豪强勾结,

让部分人承担了,他们无法承担的重役。

那出现逃逸现象,简直再正常不过。

说白了,还是生产力不够,生产关系承压。

尤其还有连年战争,抽掉大部分生产资料,

导致经济基础不稳。

地基不稳,上层建筑的危机就可以预见了。

最新小说: 谁说离婚活不了?美艳娇妻横着走! HP仙女摩羯互相折磨日常 六零时光俏 四合院:金刚曹老板,乐疯茹娥莉 民间道士回忆录 谍战:开局叛逆者,谁有我更拽! 漂亮亲妈上娃综,带着全网当咸鱼 白月光归国,我另嫁他人你疯什么 囡囡三岁半,小祖宗她炸翻天 太子踩我上位,我怒撩敌国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