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迅传开。
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朝拜这株“神赐之谷”
,但他们被告知:若想获得种子,必须承诺将收成的三分之一分给孤寡与贫病之人。
起初有人抗拒,偷偷带走种子私自种植,结果土地干裂,禾苗枯死。
唯有遵守约定的家庭,才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一年之内,这个理念扩散至周边七大部落,形成了最早的“共享律法”
。
与此同时,赫斯提亚派出的火之使徒也在各地播撒仁爱的种子。
他们在夜晚潜入梦境,向迷茫的青年展示未来景象:一座座城池因贪婪而崩塌,亲人反目,兄弟相残,尸横遍野;而在另一条道路上,则是不同族群携手共建家园,孩童欢笑,老人安详,祭坛上升起的是团结而非献祭的烟火。
渐渐地,一些原本走向专制的领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那位“海之先知”
最终承认自己编造了梦境,主动交出权力;高原部落的年轻人将那块记载“神亦会死”
的石板重新封存,并立誓在全人类达到足够智慧前绝不开启。
文明的航船依旧摇晃,但至少,暂时避开了最初的暗礁。
奥林匹斯山上,宙斯静静伫立于云巅,俯瞰这一切。
雷光在他周身流转,却未落下一道惩罚。
他低声自语:“你们做得很好,我的姐妹们。”
随后,他抬手划破苍穹,降下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色细雨??比以往任何一次福泽都更加浓郁、持久。
这场“金雨”
持续了整整七日七夜,渗透进每一寸土壤,滋润着每一片叶片,也被所有人类吸入体内,极大延缓了本源的流失度。
更重要的是,许多在金雨中沐浴过的孕妇,诞下了体质远同龄人的婴儿??他们思维敏捷,记忆力惊人,甚至能在梦中感知彼此的情绪波动。
新时代的曙光,已然初现。
数十年后,这些孩子长大成人,被称为“启蒙一代”
。
他们自组织起跨部落的学习团体,用统一改良后的文字记录历史、数学与天文知识,并提出了第一个哲学问题:
“既然神也会死,那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问题,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千层涟漪。
有人回答:“正因为生命有限,才更要活得热烈。”
有人回答:“我们要创造足以越死亡的东西??比如文明。”
也有人沉默不语,仰望星空,心中升起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道身影悄然出现在希腊半岛最南端的悬崖之上。
他身穿灰袍,白如雪,手持一根缠绕藤蔓的木杖,双眼深邃如渊。
他望着远方的大海,轻声说道:“时候到了。”
此人正是普罗米修斯。
自从那次被宙斯宽恕、解除永恒枷锁后,他便隐居于极北冰原,默默观察人间变迁。
如今见人类心智渐开,纷争初显,他知道,自己必须再次现身。
但他不能再像从前那样直接赐予火种或知识??那只会加混乱。
这一次,他要传授的,是一种全新的力量:自我认知。
他开始游历各大部落,不以神谕姿态出现,而是扮作普通智者,提出一个个看似简单却直指心灵的问题:
“你为何愤怒?”
“你所谓的正义,真的适用于所有人吗?”
“如果你拥有绝对权力,你会如何对待弱者?”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却迫使每一个倾听者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
许多年轻人追随他,组成“哲思会”
,探讨伦理、责任与自由的边界。
其中最杰出的一位弟子,是个名叫埃庇米修斯的年轻人??普罗米修斯的亲弟弟,曾因轻信潘多拉魔盒而酿成大祸,此后终生悔恨,闭门自省。
这一次,他在哥哥的引导下,终于找到了救赎之路:他主动前往曾经受害最深的部落,跪地忏悔,并用自己的余生帮助重建家园。
他的行动感动了许多人,也成为“过错可以弥补”
的活例证。
文明的天平,在无数微小的选择中缓缓摆正。
又过了百年。
人类进入了“城邦时代”
。
十个主要聚落展成初具规模的城市,各自建立了法律体系与公共议事厅。
虽然仍有摩擦,但已形成定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