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至于之所以会用扫墓做伪证,是因为陈霖是樊天佑和陈耕耘之间唯一合理的关联,否则用别的作为借口,过于巧合,很容易被怀疑。
而且还有一点,是只有站在周奕的角度才能看到的,就是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虽然案发时间不同了,但在遇到同样的情况时做伪证的思路会一致。
这就说明,这两人之间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理由了。
除此之外,陈耕耘二十八号的不在场证明里还包含了两个信息。
第一,陈霖的死因和死亡时间。
读大三时的冬天,那应该就是八六年底或八七年初。
周奕之前一直在试图寻找樊天佑和董露被烧伤一事的关联。
当陈霖这个人物出现的时候,他甚至在猜测,陈霖会不会刚好和董露是同学,甚至就是404寝室的另一个人。
因为某些原因,比如男友樊天佑移情别恋,又或是其他原因,导致陈霖蓄意报复董露,半夜点火想烧死董露。
毕竟404寝室另一个人的信息一直没有出现。
而且如果陈霖是凶手的话,陈耕耘为了包庇女儿,伙同刘保国掩盖真相,那就合情合理了。
但现在看来,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董露被烧伤发生在八九年的十一月。
而陈霖两三年前就已经死了,根本不可能和董露产生关联。
至于陈霖的死,只能说在那个年代并不罕见,当初条件落后,因为烧煤炉不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事情挺多的。
另外一个信息,就是陈耕耘有套老房子。
他说妻女死后,他就搬到了学校的教职工宿舍,一直住到了现在。
也就是说,这套房子一直空着,搞不好可能就是他们一直在找的第一案发现场。
这套房子必须得查!
陈耕耘二十九号的不在场证明,非常有意思。
周奕看了一眼就发现了,果然如自己所料,他白天一整天都在学校,没有去过任何地方。
但和樊天佑一样,总有那么一两个小时,不是待在自己办公室里做研究,就是感觉身体不适,回宿舍稍微眯了一会儿。
二十九号的晚上八点,他给自己带的研究生打了个电话,让他把一份什么材料送到他办公室,说是要做研究。
九点半的时候,还用办公室的座机给学生打了个电话,提醒他材料里有几处问题需要修改。
而这个时间段,刚好和莫优优的目击是冲突的。
周奕看完后,立刻拿起旁边的笔,在空白的纸上刷刷点点,很快画出了一根轴线。
轴线的上下两侧,分别有几个时间节点,上面写了个樊字,下面写了个陈字,还交错着打了几个钩。
周奕指着轴线说:“两位领导你们看,二十九号这天,樊天佑和陈耕耘的不在场证明里,两人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时间刚好是交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