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成嘴上说着周奕是疯了吗,转头却直接堂而皇之地开始做有罪推定,就说明哪怕周奕的结论毫无根据,他也选择了相信。
周奕很感动,说明自己真的是找对人了。
吴永成抽着烟开始一一列举。
“首先,二十八号晚上,扫墓并遇到陈耕耘这件事,这是第一个疑点。”
“但如果按你的怀疑,陈耕耘替他做了伪证,甚至有合谋犯罪的可能,那第一个不在场证明就形同虚设了。”
“其次是二十九号,从目前的调查信息来看,这天他的不在场证明是比较充分的。虽然有三次没有出现在大众视野的独处时间,但和本案需要持续性实施处理尸体的过程不相符。”
“不……”周奕打断道,“我刚才想到了有另外一种可能性。”
“什么?”
“如果凶手是两个人,那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倒班来完成整个碎尸和烹尸的犯罪过程。”
“倒班?”
“对,两个人以交替的形式,一个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时候,另一个就在实施犯罪。只要时间计划得足够好,就会显得两个人都没有离开过学校一样。”
吴永成一拍巴掌道:“有道理!陈耕耘和樊天佑,一个是学院院长,一个是年轻的副教授,都有独立办公室,就算临时有人找没看见人,事后借口去上厕所之类的,也没人会怀疑。”
吴永成大手一挥道:“继续。”
但立马反应过来了,“不对,好像是我在说。二十九号晚上,樊天佑是几点离开学校的?”
“九点,他说离开学校之后就回了人才公寓,还碰到了同事,打了招呼。”
“嗯,又是这么巧合的目击者,但其实他回了家再偷偷出门,根本没人能证明。”吴永成冷笑了下,“从案情分析其实基本可以确定,徐柳是二十八号晚上遇害的,二十八号晚上到二十九号晚上这段时间里,凶手完成了碎尸和烹尸的犯罪过程,二十九号晚上到三十号凌晨,应该是进行了抛尸。”
周奕点点头:“对,三十号上午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下午的不在场证明,我觉得漏洞很大。”
“你是说,那个什么活动的签到表和学校图书馆的借阅记录?”
“对,他的这两个不在场证明其实很巧妙,两点多的签名是物证,三点多的借阅记录是人证加物证,再加上上午的课,时间上非常接近,给人一种他一直没离开过学校的错觉。”
“但问题就在于,中午下课后,他没去学校食堂,而是去外面打了一份饭回自己办公室吃。然后午休还睡过头了,赶到活动的时候,活动已经开始了,没人注意到他,而他又恰巧把参加表演的登记表当成签到表签了名。这个签名可以说是他从中午十二点开始一直到下午三点四十八为止,这段时间里唯一的物证。”
吴永成问:“你是想说,表格上的签名是事后才补上去的?”
“嗯,签名经过了鉴定,所以肯定不可能是伪造的,那就只有可能是事后补上去的了,而且这种签到表管理很松散的,找机会偷偷加个名字上去不难。”
“嗯,如果这样的话,陆小霜遭遇绑架这段时间内,这个樊天佑的不在场证明就不作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