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甘宁有冒进之嫌,虽然最终未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大错,但也险些让猛将伍子胥战死。
甘宁想的不错,虽然敌军有诱敌深入之嫌,但他们后方却有源源不断的登陆部队,只不过需要时间等他们先后登陆罢了。
他们这支兵马冲进去之后咬住敌军,完全可以给后方的傅友德创造反包围敌军的机会。
但这种事情,如果成功的话,那自然会是大功一件,就算是真的发生了重大损失,也掩盖不了他的功劳。毕竟,战果足够。
也从来没有哪个将军,会认为不需要付出任何的损失就可以获得一场又一场战争的胜利,只会尽量去减少损失。
可是,就算是损失再大,但最后有战果才行。没有战果的话,就算是想法再好也没用。
而现在的问题就是在傅友德后续登陆的兵马反包围之前,石勒却先一步逃了出去。
既然失败了,那自然就是有过无功。
不过,甘宁也确实在这一战中,先是以弓箭射杀了石勒之子石堪,后又阵斩石勒之父石周曷朱。
这一战之中,功劳也同样是有的。
故而,此事,暂时功过由岳飞记下,最后战后一起交给王羽来定夺。
甘宁再这么说也是天河水师的主将,又没有犯什么根本性的错误,岳飞还没有资格战时临时因为一点小问题,就直接拿了他的位置。
在这之后,岳飞兵贵神速,趁着轩辕黄的后续兵马没有到来,直逼渡口之后的鲁元县。
鲁元县,他就相当于渡口的一个物资补充基地,这个渡口就相当于是鲁元县探出的一只手。两者之间,完全是一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如果能够拔掉他的话,敌军再想要夺回这个渡口,难度上直接要翻了个倍。
而且,岳飞也想要拿到鲁元县的那部分物资,能成为渡口的后勤补充基地,这座县城自然是要常备大量的物资储存的。
当然,在之后岳飞在从军报中具体的看到了石勒这一路撤退的各种细节之后,对于这批物资已经不抱太大的希望了。
从石勒这一路逃跑的各种细节,见微知著,岳飞就清晰的判断出对方是主动撤出的。
而如果是他的话,既然放弃了渡口,不会单独死守一个鲁元县。
这座县城,并非是易守难攻之地。
只有前岸渡口还在的时候,这座县城才重要。前岸渡口不在的话,这座县城就失去了其固有的价值。
石勒放弃了渡口,又怎么可能会在守一个鲁元县?
故而,岳飞已经不认为能够截到那一批物资了。
但凡是有点军事才能,在决定放弃渡口前,都会转移物资了。
毕竟,大炎的物资,本身就相对而言,没那么充足,自然不可能会随意留给别人。
而石勒,他虽然已经放弃了鲁元县,但却没有完全放弃鲁元县。
他的兵马虽然全部都撤走了,可是,却让人将百姓组织了起来。
大炎以天师道起家,教国合一,轩辕黄既是大炎之主,又是天师道之主。天师道也随着大炎的发展壮大,这些年同步发展壮大。
可以说,天师道的教务人员,几乎在每个县城都可以看到。
而这些人,又有着充足的组织百姓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