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修士都选择一个蒲团,盘坐下来。
老儒松涛生先传授了众人,有关头悬梁、锥刺股的法门。
两门法术都需要相应法器,前者用麻绳,后者用木锥。
孔然的脸色越发苍白了,他左右回顾,有点坐不住了。
他打心底盼望着有人能够主动离开,结果他失望地看到:其余的修士不是面色凝重,就是面无表情,根本没有离去之意。
松涛生缓缓道:「尔等自选典籍,采用两法助学。此座文庙中早有布置,若有作弊者,当严惩不贷!」
一番警告不禁让众人心头凛然。
接下来,松涛生相当干脆,直接宣布此次兴云小试开始。
宁拙没有急着行动,而是陷入急速的思索之中。
他心底有些为难:「典籍我当然有,但—选什么来学呢?」
「是已经学过,已经滚瓜烂熟的?」
「还是半通的典籍,有没有学到位的?」
「亦或者选择一个全然陌生的?」
宁拙的为难,并不只是他自己,还有其他儒修。
主要是此次兴云小试的选标准,并没有公示出来。大家都不知道,也就拿捏不准。
于是下一刻,白寄云主动站起身来,对松涛生行礼询问。
松涛生面无表情,摇头道:「这也是此次小试的考验内容之一。各位绝大多数都是儒修,试问诸位要是参加华文国的国试,也要在考场上,拿着试卷询问监考老师么?」
白寄云只得坐下。
众修士愁眉苦脸,几乎都在低头思考,这场兴云小试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唯有宁拙心头了然:这规定很倾向于他!
柳拂书暗暗咬牙,做出决定:「看来只能全力表现了。」
孔然则抱有幻想:「真要这么做吗?要是这场小试,考验的是我等果断放弃的明智选择的能力,那就好了。」
孔然也知道,这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
但他真不想头悬梁、锥刺股啊。
他幼年时期,蒙学的时候,被自己老爹孔昭明亲自留下了阴影。
孔然用盼望的目光,时不时地扫视全场:「你们谁若离席,我就跟着走了。我也离开这里!」
「唉,早知道比试这个,我肯定不来。」
「就算是睡懒觉,也比这个好啊。」
孔然小小年龄,就已经身不由己了。
他背负着神童之名,是孔家退出来的门面之一。他的父亲乃是飞云国当朝的宰相之一,所以他的表现,也关系着孔昭明。
盛名所累啊!
宁拙意识到这个兴云小试,也在悄然照顾他,他便放下了之前的顾虑。
他散发神识探入自己的储物腰带,已经开始积极挑选接下来要学的典籍。
储物腰带中有大量的典籍。
比如宁就范所赠的《冰雕秘典》,来自陈老的《曲蛇弹动阵法集》,宁拙自己购买的血魔解体小法、死月献歌、天葬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