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 第1059章 又抢了三架运输机

第1059章 又抢了三架运输机(3 / 5)

站在天安门前大声朗诵。

    孩子们听得入神,有个小女孩甚至悄悄抹起了眼泪。

    当她念到“我要把每个字都种进土里,等它们开花”时,忽然停下来,指着“昭昭苗”说:“你们知道吗?在我们那儿,老人常说,人走了,魂会变成树根,默默托着新芽长大。”

    话音未落,一个小男孩突然喊道:“叔叔!快看!叶子上有水珠!”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昭昭苗”的两片嫩叶尖端,各自凝结了一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在晨光中微微颤动,宛如泪滴。

    植物学家赶来查看,也无法解释为何在干燥晴朗的天气里会出现如此集中的凝结现象。更奇怪的是,那两颗露珠整整停留了一个上午,直到李春兰完成讲课、轻轻抚摸树干说“妈,我带他们念了你的诗”后,才悄然滑落,渗入土壤。

    当天下午,“归音计划”官网收到一条特殊留言。发信人是一位匿名用户,IP地址显示来自云南某偏远乡镇。内容只有一句话:

    >“我是当年帮李桂花接生的老医生。她走前最后一句话是:‘告诉孩子,妈妈的名字叫桂花,不是‘无名氏’。’我把这句话录了下来,保存了五十四年。现在,我愿意交给你们。”

    随信附有一段音频文件。

    播放时,整个办公室陷入寂静。

    背景是微弱的风声和柴火噼啪声,接着是一个虚弱至极的女声,断断续续地说:

    >“桂……花……我叫……李桂花……记得……写下来……别让孩子……忘了……”

    声音戛然而止,只剩下几秒空白,然后是一声极轻的叹息,像风吹过山谷。

    我们立刻联系当地民政部门,确认这位老医生确有其人,现年九十七岁,卧病在床。团队连夜派出两名成员赶赴云南。

    与此同时,林小满带来一个惊人发现:她在整理杨素琴提供的铁盒时,于底部暗格中找到一枚铜纽扣,内侧刻着一行极小的数字:“1958.04.12”。经查证,这一天正是“女徒工坊”成立的日期,也是七位女工第一次集体签名的日子。

    更巧的是,这枚纽扣的样式,与张秀兰当年在纺织厂的工作服完全一致。

    “张秀兰也参与过初期筹备!”林小满激动地说,“她根本不是后来者,而是最早的成员之一!只是因为档案损毁,又被调离北京,才被人遗忘。”

    我们迅速查阅尘封的职工名册,果然在一份1958年的考勤表复印件上,发现了“张秀兰”三个字,职位栏写着:“识字班助教”。

    这意味着,“七姐妹”其实原本是**八人**。

    赵桂兰是第七个,而张秀兰,才是真正的第八人。

    那个被历史遗漏的名字,那个捡垃圾养活孙女、却被时代碾碎尊严的老妇人,竟是这场漫长抗争最初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当晚,我拨通张秀兰家的电话。

    接电话的是她孙女,也就是送来胶鞋的小女孩。她怯生生地说:“奶奶睡着了,但她睡前一直在念叨,说‘我回来了,玉梅,我没丢你的针’。”

    我挂掉电话,久久不能平静。

    原来,昭昭录音中所说的“第八个人”,既是象征意义上的我们每一个人,也是真实存在的张秀兰。

    她从未离开。

    她只是沉默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渣夫婚外养崽,她继承顶级豪门嫁权少 怎么办!高冷首长一亲就红温 渣夫让我守空房,我嫁太子显怀了 烂尾居民楼,我收留绝美女剑仙 十年纠缠:脑癌晚期,我选择了放手! 重生成亲夜换嫁后,将军的白月光杀疯了 假千金身价千亿,重生摆烂赢麻了 末世红月,影子活了 父子另娶我另嫁,短命夫君长命百岁了 春夜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