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 第1051章 这是一条红线,谁碰谁死

第1051章 这是一条红线,谁碰谁死(2 / 4)

978、1980、1985、1992。

    寄件人全是“杨素芬”,收件地址却是同一个:云南大理某村卫生所。

    赵文娟接到电话后一个小时内赶到,林小满和周野也随后赶来。我们戴上手套,小心翼翼拆开第一封信??1971年的那封。

    信纸发脆,字迹却工整:

    >“老陈同志:

    >

    >我写下这些,不是为了控诉,而是怕记忆死去。

    >

    >李桂花死后第三个月,我被调往邻县劳改农场。途中遇暴雨,山路塌方,同行三人遇难,我侥幸活下。从此,组织允许我以‘病退’名义返城。

    >

    >但我不能说真话。若我说出李桂花的真实死因,不仅她将永远无法安息,连你也可能再遭牵连。

    >

    >所以我编了个故事:她死于六二年高烧。我在日记里反复写这个谎言,只为掩护真相。

    >

    >那晚她被拖走时,曾对我喊:‘素芬,替我记住春天的样子。’

    >

    >我记住了。每年冬至,我都煮一碗热汤面,摆上筷子,对着北方说:‘桂花,吃饭了。’

    >

    >这些年,我活得像个影子。可只要还有人记得她,她就不算彻底消失。

    >

    >此信阅后焚毁为宜。

    >

    >??素芬”

    第二封信写于1973年,讲的是她在返城后如何偷偷联络其他知青家属,收集死亡名单;第三封提到兰秀英曾冒险寄来一份名单,记录了十三名失踪女知青的名字与地点,其中一人名为“陈玉梅”,正是大理那位卫生院院长的妹妹。

    “原来他们一家都在守护真相。”赵文娟声音发颤。

    第四封信最为沉重。1978年,杨素芬得知国家开始平反冤假错案,试图为李桂花申诉,却被原公社书记警告:“有些事,翻出来只会让活人更痛。”她最终放弃公开申诉,转而开始秘密撰写回忆录,即后来的《粮票背面的故事》雏形。

    第五封信中写道:

    >“1980年,我梦见李桂花站在我家门口,穿着那件未缝完的棉袄,问我:‘为什么还不让我回家?’我哭醒后,决定做一件事:我要把她们的声音留下来,哪怕只能藏在地下,也要等春天来取。

    >

    >我联系了兰秀英,还有几个幸存者,我们约定:每人抄一本诗集,藏一处偏僻之地,互不知晓具体位置。唯有当‘蓝鞋重现’之时,方可开启全部线索。

    >

    >蓝鞋是我母亲临终前所做,共七双,分赠七人。她说:‘鞋踏实地,魂归故里。’

    >

    >若你读到此信,说明蓝鞋已现,我的使命,该交棒了。”

    林小满猛地抬头:“所以……不止一个‘地下图书馆’?”

 &nb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被推给冰山女总裁后,我不装了 怎么办!高冷首长一亲就红温 醉钓!小公主一撒娇,九爷疯狂心动 父子另娶我另嫁,短命夫君长命百岁了 纯阳圣体,专治美女各种不服 二选一被弃?我改嫁冷面皇叔成娇宠 带货博主与美食博主 末世红月,影子活了 渣夫婚外养崽,她继承顶级豪门嫁权少 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