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大风暴的前奏(4 / 4)

问题,宜冷处理,其思想危险,但影响有限。”旁边有铅笔批注,字迹熟悉??是吴德海的:“影响有限?他教会了三百学生独立思考。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影响?”

    我把这份文件放在展柜中央,配文:“有些人被当作尘埃扫去,却成了大地的一部分。”

    七月一日,南锣鼓巷分馆主体竣工。主厅落成“记忆之墙”,由三千六百块陶瓷片拼成,每一片刻着一个讲述者的名字或代号。中间镶嵌着那枚铜纽扣复制品,背后灯光穿透,投射出“归来之证”四个字。

    开馆仪式上,我请来那位曾烧掉信的奶奶。她拄着拐杖,颤巍巍走到墙前,找到属于她的那片瓷??上面写着:“张秀兰,1938-,伊犁棉纺厂退休工人,2023年首次讲述:我丈夫因一封家书被定为特务。”

    她摸着自己的名字,老泪纵横:“我以为这辈子,就剩个影子了。没想到……还能签到。”

    人群安静地看着她。

    我轻声说:“从今天起,每个来这里的人都可以找到一面墙,上面有他想呼唤的名字。找不到的,我们可以一起刻上去。”

    仪式结束后,施工队在地基深处又发现一只铁盒。打开后,竟是沈昭1959年写给未来读者的一封信:

    >“致我不认识的朋友:

    >

    >如果你读到这封信,说明你活在一个可以追问的时代。请替我看看春天。看看孩子们是否还能自由提问,教师是否还能诚实回答,普通人说的话,会不会被当成真理的一部分。

    >

    >我一生未能出版一本书,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沉默者的笔记会比胜利者的碑文更长久。

    >

    >请继续写,继续说。你们的声音,是我活下去的理由。”

    我们将这封信影印千份,随首批参观门票赠出。有人把它夹进课本,有人贴在日记本扉页,还有位小学生寄回一张画:一盏灯照亮许多小人,每个人嘴里都飘出话语泡泡,写着“我说了”“我听见了”“没关系”。

    秋天来临时,“回声计划”已覆盖全国二百一十三个城市,举办讲述会三百余场,收集音频故事一万两千余条。我们开始筹备全球巡展,第一站定在巴黎。

    临行前夜,我独自留在馆内。月光洒在长明灯上,火苗静静摇曳。我走到沈昭诗稿墙前,轻声念出那两句:

    >“纵使长夜无尽,

    >我亦燃心为灯。”

    忽然,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是周野,手里拿着最新版数据报告。

    “你知道吗?”他说,“系统监测到,过去三个月,全国中小学作文中,‘我记得’开头的段落增加了百分之三百七十。‘据说’‘大家都说’这类模糊表述,下降了近一半。”

    我笑了。

    他望着灯,低声说:“我们一直以为是在修复历史。其实,我们是在改变未来。”

    我点点头,推开门。

    风穿过巷子,吹响铜铃,叮当,叮当。

    像无数脚步,正朝我们走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系统迟到十年,中年老登崛起 开局成为老登让精神小妹崩 闷骚前男友空降,成了我老板 你绿我我绿你一起哭唧唧 你选白月光,离婚撤资你哭啥? 人途亨通 人处绝境 演的越惨我越强,粉丝求我别刀了 被爷爷逼婚后遭不住了,七爷掐腰猛宠 渣男新婚日出轨庶妹,我怒嫁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