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被封存转移。如果那本书已经被动过……”
“那就说明,他们还在监视。”林婉儿低声接上。
挂断通话后,她起身走到窗边。天边已有鱼肚白,沙面岛的欧式建筑群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她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为何偏偏是她找到了这一切?为何重生之后的记忆如此清晰?为何槐树下的初遇、南锣鼓巷的誓言、哈尔滨雪夜的逃亡,每一个细节都像被精心雕刻过的剧本?
她翻出随身携带的日记本,那是她在2023年写下的回忆录手稿,记录着与佩佩相识相爱的点滴。当她再次读到“1978年冬,我们在南锣鼓巷的小院里烤红薯,她说想去看珠江的月亮”时,手指猛地一顿。
这句话不对。
她清楚记得,佩佩从未提过珠江。她们唯一的南方旅行计划是去桂林看漓江山水,后来因为政治审查中断未能成行。那么,这句“珠江的月亮”,是谁加进去的?
她迅速检查日记本装订线,发现内页边缘有一圈极细的胶痕,像是被人拆解后重新装订过。她用小刀轻轻挑开封面衬纸,一张折叠成指甲大小的纸条滑落出来。
展开一看,字迹清秀而熟悉:
>**小婉:**
>
>如果你看到这张纸,说明我已经不在了。
>
>这本日记不是你写的,是你未来的自己托人送回来的。我通过某种方式预见到了你的重生,所以我提前做了准备??我把关键线索藏进了你以为是记忆的文字里。
>
>每一次你说“我记得”,其实都是我在引导你。
>
>那些你以为自发想起的画面,是我用思念编织的路标。
>
>别怪我没有早点告诉你真相。因为一旦你知道得太早,就会改变轨迹,而整个网络将崩塌。
>
>相信我,就像我相信你一定能走到今天。
>
>最后的任务来了:
>
>去北京国家档案馆,申请查阅1973年至1985年间“特殊精神疾病防治项目”的财政拨款记录。编号:**A-0427-FIN**。
>
>但别亲自去。他们会认出你。找一个与你毫无关联的人,最好是男性,年龄六十岁以上,身份为退休会计或审计员。
>
>把这份申请交给他,附上伪造的工作介绍信和公章模板。他在查账时会发现一笔异常支出:每年七月,均有五十万元定向汇入“北方疗养基地建设基金”,收款单位为空白。
>
>那就是碧云岛的真实经费来源。
>
>而签批人……是我父亲。
>
>??佩佩,1985.12.24
林婉儿瘫坐在地,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