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压低声音,“我偷偷抄了一份批注本,藏了半辈子。”
他转身从书架顶层取下一个布包裹,解开后是一本手工装订的册子,封面写着《诗心录》。翻开第一页,便是《静夜思》旁密密麻麻的小字批注:
>“床前明月光??非真床,乃囚室铁床也。此光非温柔之月,而是凌晨三点电击前,走廊尽头那盏惨白的日光灯。”
>
>“疑是地上霜??霜者,泪也。姐妹相拥而泣,冷如冰刃刺骨。”
林婉儿指尖颤抖。这些批注,分明是碧云岛幸存者的暗语记录!她们以唐诗为壳,将痛苦埋进诗句之间。
继续翻看,《春晓》一页尤为触目惊心:
>“处处闻啼鸟??非鸟鸣,乃哭声。五号房阿珍昨夜割腕,血浸透棉被,今晨才被发现。”
>
>“夜来风雨声??风者,审查之风;雨者,药水灌喉之痛。Δ声第二回,又一人消失。”
Δ-2!终于出现了!
而最后一页,赫然写着一句话:
>“若君寻Δ声,请赴C-3-w-5处,叩三下东墙第三砖,言‘槐花开否’。有缘人自会应。”
林婉儿猛地合上册子,看向老人:“东墙第三砖……在哪?”
老人沉默良久,终是叹了一声:“跟我来。”
他领她穿过书店后堂,推开一扇隐蔽的小门,进入一间尘封已久的储藏室。墙上糊着旧报纸,角落堆着废弃桌椅。他走到东墙边,指着一块颜色略深的砖说:“就是这儿。”
林婉儿走上前,深吸一口气,屈指轻叩??一下、两下、三下。
寂静中,忽然传来“咔哒”一声轻响,脚下一沉,地板竟微微下陷。她急忙退后,只见那块砖竟缓缓移开,露出一个拳头大小的孔洞。伸手探入,摸出一只密封的塑料袋,里面裹着一本薄薄的笔记本和一枚金属片。
笔记本扉页写着:
>**《Δ声?贰》**
>
>编者:周云霞
>时间:1984年夏
>地点:西安墨香斋地下夹层
她迫不及待翻开,内页记录着一段段口述整理稿,皆为碧云岛逃出者的回忆片段:
>“我们被分成小组,每晚必须写‘思想汇报’,检举自己与他人的情感往来。有人写下‘我喜欢她的笑容’,被判‘持续性妄想’,关禁闭七天。”
>
>“医生让我们喝一种苦涩的药水,说是‘镇定剂’,实则让人昏睡、失忆。醒来后,连母亲的名字都想不起。”
>
>“最狠的是‘镜像疗法’??强迫我们站在镜子前,一遍遍说‘我不爱她,我是正常的’。说错一句,就电击一次。”
而在末尾,周云霞写道:
>“佩佩来过这里。1984年秋,她化名‘李秀英’,在此做临时校对员。她告诉我,全国七个据点已设好,每一处都藏有一份核心证据。哈尔滨那份是录音,此处这份是笔录原件,共三十七人签名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