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鲍勃兼职做龙卷风的翻译,他的神情同样的傲慢和不可一世。
各个武馆的人都坐不住了,纷纷站起来,指着龙卷风一顿暴骂,龙卷风听着鲍勃的翻译哈哈大笑,他拍的满是长毛的胸肌叫道,
“你们的不服气,对于我来说同样是耻辱,因为你们不配,去继续你们的舞蹈吧,黄皮猴子们!那种软绵绵的东西,只适合你们。”
武馆的人群情鼎沸,都要冲上台去,和龙卷风比试一二,洪震南连忙拦住众人,他大声喊道。
“师傅们,不要激动,交......
林婉儿的《沉默之后》很快进入了写作的高峰期。她每天清晨依旧去老井边浇水,那几株野花在她的照料下开得愈发灿烂。午后,她坐在槐树下写作,阳光透过枝叶洒在稿纸上,仿佛是岁月温柔的笔触,为她的文字添上一抹柔和的光晕。
她将陈志刚的信作为开篇,写下了《沉默之后的第一声》。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陈志刚在医院走廊里追着那个背影时的心情,那种错觉带来的失落与渴望交织的情绪,让每一个读者都能感受到那份深埋心底的爱意。
她写完这一章后,忽然有些疲惫。她合上笔记本,抬头望向天空,云朵缓缓飘过,阳光温柔地洒在她的脸上。她忽然想起佩佩,想起她也曾在这样的午后,坐在槐树下,轻声念着自己写的诗。
“你是我沉默的春天,藏在字里行间。”
林婉儿喃喃重复着这句话,嘴角微微扬起。她知道,佩佩的诗,已经不只是她一个人的诗了。它变成了无数人的共鸣,变成了那些曾经沉默地爱着的人们心中的回响。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婉儿的书稿渐渐厚了起来。她陆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有的讲述自己错过的爱情,有的分享终于鼓起勇气说出“我喜欢你”的故事。她将这些故事一一整理,写进了《沉默之后》的不同章节中。
其中有一封信让她印象尤为深刻。那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写来的,他叫李建国,曾经是一名中学教师。他在信中写道:
“林女士,您好:
我今年七十三岁了。年轻时,我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姑娘,她叫小芸。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她总是笑得很甜,喜欢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听我念书。那时候,我总想,等我考上师范,就带她去看更大的世界。
可后来,我考上了县城的师范,她留在了村里。我们之间,除了偶尔的书信往来,再无其他。我总觉得,等我毕业了,再去找她也不迟。可等我毕业时,她已经嫁人了。
我一直没有结婚,直到五年前,我退休后回到老家,才听说她已经去世多年。我站在那棵老槐树下,心里空空的,像是被什么掏空了。
林女士,谢谢您的书。它让我明白,有些话,不说出来,真的会遗憾一辈子。”
林婉儿读完这封信,眼眶湿润。她将这段故事写进了《沉默之后》的第五章,题目叫《错过的春天》。她在结尾写道:
“有些人,是我们一生都无法忘记的。他们像春天的风,轻轻吹过我们的生命,留下淡淡的痕迹。我们以为他们只是路过,却不知他们早已深深刻进了我们的灵魂。”
她合上笔记本,望着窗外的槐树,轻声说:“佩佩,这本书,也会成为你的春天。”
风轻轻吹过,槐花落在她的肩头,像极了那个温柔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