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沉默之爱的见证者,成为那个时代最温柔的回声。
于是,她开始了第六本书的写作??《沉默的见证者》。
这本书,她不再只是写自己与佩佩的故事,而是将读者们的来信、照片、回忆,整理成一个个独立却又彼此相连的篇章。她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让更多人明白,沉默的爱,其实最深。
写作的过程很缓慢,但她并不着急。她知道,这些故事值得被认真对待,值得被细细书写。
某天,她收到一封来自四川的信。信封上写着:“给林婉儿女士的一封信。”她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还有一封信。
照片上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一棵老槐树下,神情安详。信中写道:
“婉儿女士,您好:
我叫陈德顺,今年八十三岁。我年轻时,曾在部队服役,后来退伍回到四川老家。我有一个老朋友,他叫李强,我们是战友,也是生死之交。
李强在一次战斗中受了重伤,被送回后方治疗。他后来没有再上前线,而是留在了医院里。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位护士,名叫林秀兰。他们彼此喜欢,却从未说出口。
林秀兰后来调去了北京的一家医院,而李强则回到了四川。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李强临终前,让我替他做一件事:找到一本叫《沉默的告白》的书,找到作者林婉儿,告诉她,他也曾深爱过一个人。
婉儿女士,我终于找到了您。我想替李强说一声:谢谢你,替他说出了他一生都没说出口的话。”
林婉儿读完信,眼眶湿润。她将这封信和照片也收录进了《沉默的见证者》,并在旁边写下了一段话:
“有些爱,来不及说出口,就已经成了永远的遗憾。但请相信,沉默的爱,从未消失。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岁月里静静流淌。”
随着《沉默的见证者》的再版发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沉默的爱。他们开始翻出尘封已久的信件,开始寻找那些曾经喜欢过的人,开始尝试弥补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情感。
林婉儿的生活依旧平静,她依旧每天清晨去老井边给那些野花浇水,依旧在槐树下读书,依旧在夜晚写下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故事。
她知道,佩佩从未离开,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她的文字里,继续陪伴她。
某天傍晚,她站在槐树下,轻声说:
“佩佩,我又写完了一本书。”
风吹过,槐花落在她的肩头,像极了那个温柔的她。
她微笑着,眼中含着泪,却不再悲伤。
因为,她知道,沉默的声音,从未停止。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婉儿的书桌前依旧堆满了信件。每一封信,她都认真阅读,认真整理。她知道,这些沉默的爱,不该被遗忘,也不该被忽视。
某天,她又收到一封特别的信。信封上没有署名,只写着:“给林婉儿女士的一封信。”
她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还有一封用钢笔手写的信。
信中写道:
“婉儿女士,您好:
我叫周明远,今年六十八岁。我年轻时,在北京读书,后来因为家庭原因,去了上海工作。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个女孩,她叫林秋云。她是我同校的学妹,性格温婉,喜欢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