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背影,仿佛又看见了那个年代的南锣鼓巷,看见了那个穿着蓝布旗袍的少女,站在巷口,微笑着等她回来。
几天后,林婉儿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信。信封上写着她的名字,邮戳已经模糊不清。她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和一封手写的信。
照片上,是南锣鼓巷的全景,青石板路依旧蜿蜒向前,老槐树依旧挺拔地立在巷口,枝头开满了洁白的花。照片的角落里,站着一个穿着蓝布旗袍的少女,正是年轻时的林佩佩。
信上写着:
“婉儿,当你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人世了。但请相信,我一直记得你,就像记得南锣鼓巷的槐花香。”
“这是一张老照片,是我临终前特意托人拍下的。我想让你知道,那条巷子,那棵槐树,依旧在,就像我对你的情感,从未改变。”
“婉儿,我一直没说,但我一直都知道。你走后,我每天都会去巷口等你。我告诉自己,你只是去旅行了,很快就会回来。可日子一天天过去,巷子里的槐花开了又谢,我却始终没有等到你。”
“但我从不怪你。相反,我感激你。因为你的离开,让我学会了坚强,也让我明白了,有些爱,不是拥有,而是守护。”
“我遇见了阿诚,他是个好人,给了我一个家。可我知道,我心里永远有一个角落,只属于你。”
“婉儿,愿你安好,愿你记得南锣鼓巷的槐花香。”
“佩佩”
林婉儿的眼泪无声地滑落,滴在信纸上,晕开了“佩佩”两个字。
她抬起头,看着窗外,仿佛又看见佩佩站在巷口,穿着那件蓝布旗袍,笑着对她说:“婉儿,今天早点回来,我等你。”
她轻轻合上信,将它夹进《沉默的信箱》合集中,放在张启明那封信的旁边。
她知道,沉默不是遗忘,而是最深的铭记。
而她,也将继续做那个记录者,做那团火的守护者,让它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