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部分。
回到家中,她继续撰写章节。
“这封信,让我重新思考了那段历史。王志远和李文轩,曾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却最终走向了不同的结局。王志远选择了沉默,而李文轩选择了妥协。但他们都没有放弃对历史的思考,也没有放弃对真相的追寻。”
“他们不是英雄,也不是罪人,他们只是那个时代的一部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那段历史,也为后人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而我,作为一个记录者,有责任将这些故事讲述出来,不为歌颂,不为批判,只为还原。”
她合上笔记本,走到窗边,望着夜空。星星不多,但依旧闪烁。她想起了赵文斌老人,那位在养老院中写下回忆录的老人,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历史不会被遗忘,只是需要时间。”
她知道,自己所做的,正是为了这个时间的到来。
几天后,她前往电视台,与陈浩一起参加了纪录片《分裂》的第二轮播出。这一次,节目顺利通过审核,并在黄金时段播出。节目播出后,反响比之前更加热烈。许多观众在社交媒体上留言,表达对纪录片的认可,也有人开始自发组织讨论会,探讨纪录片中提到的历史事件。
林婉儿收到了一封来自海外的邮件,是一位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写的。他在信中说:“你的纪录片和书,让我重新认识了那段历史。我曾经以为历史是黑白分明的,但现在我明白,它其实充满了灰色地带。谢谢你,让我看到了更真实的历史。”
她将这封邮件打印出来,夹在笔记本中。她知道,这些反馈,是对她工作的最大肯定。
几个月后,《火焰之后》正式出版,并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人写信给她,感谢她讲述这些被遗忘的故事。她也收到了一些批评,有人认为她在“抹黑历史”,也有人认为她在“挑战主流价值观”。
但她没有回应。她知道,真正的历史,不是靠舆论决定的,而是靠真相书写的。
那天晚上,她坐在书桌前,窗外的风轻轻吹动窗帘,带起一丝凉意。她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平静而坚定。
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不只是记录历史,更是在守护真相。
而这份守护,将伴随她一生。
因为她相信,真正的自由,不是建立在谎言之上,而是建立在真相之上。
而她,将继续前行,记录那些被遗忘的故事,讲述那些被掩盖的真相。
因为,她已经点燃了那团火,而这团火,将永不熄灭。
窗外的风还在吹,雨已经停了。远处的灯光依旧闪烁,像是无数人未竟的梦想。林婉儿合上笔记本,走到窗边,轻轻拉上窗帘,回到书桌前,继续翻阅那些泛黄的档案。
她翻开一页,上面写着:“赵文斌,1965年流放,1978年平反,2003年去世。”
她轻轻抚摸着那行字,仿佛能感受到赵文斌老人在养老院中写下回忆录时的笔触。她知道,那段记忆,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一部分,也是属于她这本书的一部分。
她开始撰写新的章节。
“赵文斌的故事,是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知的。那时我还在做纪录片的前期调研,一位老编辑向我推荐了他的回忆录。那本书写得极为克制,但字里行间,依旧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他在书中写道:‘我从未背叛过任何人,但我被背叛了。我不是叛徒,可我被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