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上的火焰图案在灯光下显得黯淡却坚定。
她知道,这本书的出版,将掀起一场风暴。
但她也明白,真正的较量,不是在媒体上,而是在人心之中。
她将继续前行,记录那些被遗忘的故事,讲述那些被掩盖的真相。
因为,她相信,历史不是用来粉饰的,而是用来面对的。
几天后,她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林小姐,我是李婉秋。”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
林婉儿微微一怔:“婉秋姐,你怎么……”
“我父亲去世了。”李婉秋的声音有些哽咽,“他在临终前,留下了一封信,是写给你的。”
林婉儿心头一震:“他在信里写了什么?”
“他说,他一生都在为‘自由之火’而战,但他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他希望你能将真相告诉世人,也希望你能原谅他。”
林婉儿沉默了许久,才低声说:“我会的。”
挂断电话后,她坐在窗前,望着夜空,心中五味杂陈。
她知道,李文轩的信,将是她这本书的最终章节。
她决定将全书的最后一章命名为《火焰之后》。
她开始动笔:
“火焰之后,是一片废墟,但也是一片新生的土壤。那些曾经燃烧的理想,那些被遗忘的名字,那些沉默的见证者,他们的故事,终将被讲述。”
“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它是由无数个个体的选择构成的。我们不能只记住那些光辉的瞬间,而忽视那些挣扎与牺牲。真正的纪念,不是歌颂,而是理解。”
“我写下这些,不是为了推翻什么,而是为了让那些被遗忘的人,重新被看见。”
“因为,真正的自由,不是建立在谎言之上,而是建立在真相之上。”
她合上笔记本,窗外的风轻轻吹过,带起窗帘的一角。
她知道,明天,阳光依旧会升起。
而那段历史,也会在她的笔下,继续被讲述。
直到永远。
林婉儿坐在书桌前,窗外的风穿过纱帘,轻轻拂过她的脸颊。她盯着电脑屏幕,屏幕上是《火焰之后》第一章的草稿,字里行间透着她对那段历史的重新审视。
她知道,这本书一旦出版,势必会掀起更大的风波。她已经做好了准备,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甚至可能被封杀、被批判。
但她也知道,自己不能停下。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敲击键盘,将周志刚的证词、王志远的遗书、陈宇爷爷的笔记本内容,以及李婉秋的信件,一一整理成章节。她决定以“分裂”作为这一章的标题,讲述“自由之火”内部的矛盾与分歧,以及那些被历史掩埋的真相。
“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她在章节结尾写道,“它是由无数个个体的选择构成的。我们不能只记住那些光辉的瞬间,而忽视那些挣扎与牺牲。真正的纪念,不是歌颂,而是理解。”
她写完这一章,已是深夜。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桌上,泛着淡淡的银光。她合上笔记本,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的星星,思绪却飘向了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