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哽咽:“谢谢你,明辉。”
两人沉默地站在山谷中,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映照出一片金色的光辉。
她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使命的一部分。
但她也明白,这只是开始。
回到北京后,她将文件整理成书,并命名为《沉默的见证者IV:山谷的回声》。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轰动。许多国际媒体纷纷报道,认为这是关于红色高棉政权最有力的证据之一。
她再次成为焦点。
但她已经习惯了。
她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的北京城,心中却无比平静。
她知道,自己已经做到了。
她让世界听到了那些沉默的声音。
她让真相不再沉默。
而她,也将继续讲述那些未被讲述的故事。
因为,这是她的使命,也是她的责任。
她轻轻合上阮文忠的笔记本,低声说道:
“我答应过你们,我会继续讲述。”
窗外,夜色深沉,星光闪烁。
她知道,明天,她将继续前行。
林淑芬站在北京的家中,窗外的梧桐树在风中轻轻摇曳,叶片发出沙沙的声响。她刚刚结束了一场关于战地新闻的讲座,回到家中,身心俱疲,但内心却依旧翻涌着无法平息的情绪。她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学者的职责范围。她不是在记录历史,而是在重塑历史。
她将阮文忠的手稿摊在桌上,一页一页地翻阅,试图从中找出更多被遗忘的细节。这些手稿记录了他在柬埔寨的所见所闻,也记录了他对战争本质的深刻思考。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战争不是黑白分明的,它是一片灰色的迷雾,吞噬一切,包括真相。”
林淑芬轻轻合上手稿,目光落在那本李明远的笔记本上。她记得那封信的最后一句话:“愿你永远坚守真相。”她做到了,但她也清楚地知道,真相并非总是受欢迎的。自从《沉默的见证者:未被讲述的真相》播出以来,她收到了不少来自官方的询问,也遭遇了一些媒体的质疑。有人指责她“夸大战争的残酷”,也有人质疑她“是否站在了错误的立场上”。
她知道,这不过是开始。
她决定将阮文忠在柬埔寨的经历整理成一本书,作为《沉默的见证者》的续篇。她将这本书命名为《沉默的见证者II:柬埔寨的回声》。她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了解那段被遗忘的历史,也让世界看到,战争的阴影从未真正消散。
为了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她开始联系几位研究东南亚历史的学者,并前往柬埔寨进行实地调查。她在金边、暹粒、马德望等地走访,与当地的幸存者交谈,记录下他们的故事。有些老人已经记不清时间,但他们的眼神中,依旧残留着那段岁月的恐惧。
“他们说我们是敌人。”一位年迈的妇女对她说,“可我们只是种田的农民,连枪都没见过。”
林淑芬握着她的手,久久无言。
回国后,她开始着手整理这些资料。她将阮文忠的手稿、照片,以及她在柬埔寨的采访内容进行比对,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她知道,这本书一旦出版,势必会引发更大的争议,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她将书稿交给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