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 第885章 大宝哥,你太豪横了吧

第885章 大宝哥,你太豪横了吧(2 / 4)

中,一位年迈的妇女抱着一个死去的婴儿,眼神空洞,仿佛已经失去了所有情感。照片背面,阮文忠用钢笔写着一行字:

    “金边以南三十公里,1973年12月15日。她叫索昆,是村里唯一的接生婆。她的儿子被指控是叛徒,被红色高棉处决。她抱着孩子的尸体,整整三天没有合眼。”

    林淑芬看着那张照片,心中一阵刺痛。她决定将这张照片作为《战火中的笔与镜头》的封面,因为它最能代表战争中那些无声的苦难。

    她开始撰写书的引言,题目是《沉默的声音》:

    “战争从来不会真正结束。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延续,藏在人们的记忆里,藏在废墟的尘埃中,藏在那些从未被讲述的故事里。

    我们总以为,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真正值得铭记的,是那些在战乱中坚持记录真相的人。他们不是英雄,也不是旁观者,而是沉默的见证者。

    阮文忠和李明远,他们用笔和镜头记录下战争的残酷,也记录下人性的光辉。他们知道,真相是危险的,但他们依旧选择面对它。

    这本书,献给所有在战火中坚持记录的人。你们的声音,终将被听见。”

    写完引言,她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她知道,这只是开始。这本书的出版,势必会引发更大的争议。她已经收到了来自某些机构的警告,也收到了一些匿名的威胁信。但她并不害怕。

    因为她知道,她的使命尚未完成。

    几个月后,《战火中的笔与镜头》正式出版。这是一部厚重的作品,超过六百页,收录了阮文忠和李明远的全部通信、手稿、摄影集和采访记录。书中不仅有他们的文字,还有林淑芬的解读和分析,以及多位历史学家、战地记者的评论。

    书籍一经出版,便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轰动。许多大学将其列为新闻学和历史学的必读书目,也有不少读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有人写道:“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战争。”也有人留言:“感谢你让这些沉默的声音被听见。”

    林淑芬看着这些评论,眼中泛起泪光。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然而,她没有停下脚步。

    她开始计划第四部纪录片,主题是“战地记者的遗产”。她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探讨战地记者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他们的作品如何塑造了我们对战争的认知。

    她联系了多位曾与阮文忠、李明远共事的同行,也采访了他们的家人和朋友。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她听到了许多从未听过的细节。有人说,李明远在越南时曾多次拒绝撤离,只为了拍下一张更真实的战争照片;也有人说,阮文忠在柬埔寨失踪前,曾留下一句遗言:“如果我死了,请让世界知道我看到了什么。”

    这些话语,深深震撼了她。

    纪录片拍摄完成后,她亲自剪辑,亲自配音。她希望,这部纪录片不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种责任的延续。

    当《沉默的见证者IV:战地记者的遗产》正式播出时,再次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强烈反响。许多战地记者纷纷留言,表示“我们从未停止记录,只是希望有人愿意倾听”。一些高校也将这部纪录片列为新闻学和历史学的必修课程。

    林淑芬站在北京的办公室里,望着窗外的夜色。她的桌上摆着那本李明远的笔记本,最后一页依旧写着那句话:

    “愿你永远坚守真相。”

    她轻轻合上笔记本,心中默念:

    “我做到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你选白月光,离婚撤资你哭啥? 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 狱医 系统迟到十年,中年老登崛起 人途亨通 渣男新婚日出轨庶妹,我怒嫁竹马 人处绝境 演的越惨我越强,粉丝求我别刀了 开局成为老登让精神小妹崩 闷骚前男友空降,成了我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