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 第863章 这下可捡了个大漏

第863章 这下可捡了个大漏(2 / 3)

只是记录,更是一种责任。”她在演讲稿中写道,“他们的声音,不该被埋没。”

    出发前,她特意去了趟北京大学。她曾经在这里求学,如今重返校园,心中百感交集。她走进一间历史系的课堂,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战地通讯员的讲座。

    “你们知道吗?”她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在战争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枪,没有权,但他们用笔,记录下了最真实的历史。”

    学生们听得入神,有人举手提问:“林老师,您觉得战地通讯员的精神,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意义?”

    林淑芬想了想,回答道:“他们的精神,是一种坚守真相的勇气。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精神。因为真相,往往比谎言更脆弱。”

    讲座结束后,许多学生围上来,向她请教关于战地记录者的问题。她一一耐心解答,心中充满欣慰。

    回到北京后,她继续推进“亚洲战地记忆计划”的下一阶段。这一次,她将目标定在了缅甸与泰国,希望收集更多关于东南亚战争时期的战地通讯员资料。

    研究中心的“记忆之屋”也迎来了新的展览主题??“沉默的呐喊:战地通讯员的影像与声音”。这次展览不仅展出了文字资料,还有录音带、照片、战地笔记的复刻本,以及部分通讯员的遗物。

    参观者络绎不绝,留言墙上贴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感言。有人写道:“战争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无数个体的苦难。”也有人写道:“他们的文字,让我重新思考历史的意义。”

    林淑芬站在展厅中央,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欣慰。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不只是记录历史,而是在搭建一座桥梁,连接过去与现在,连接遗忘与铭记。

    她轻声说道:“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继续讲述他们的故事。”

    因为,这是属于他们的时代,也是属于我们的使命。

    林淑芬站在“记忆之屋”的展厅中央,望着新布置的展区。这一次的主题是“战地通讯员的日常”。展柜中陈列着几本泛黄的笔记本,一本是朝鲜老通讯员金哲勋父亲的日记,另一本来自越南的一位年轻女通讯员,还有一本则是柬埔寨战地记录员的随笔。这些文字记录的不只是战争的残酷,还有他们在战火中坚持信念、记录真相的心路历程。

    展厅的一角,布置成一个简陋的战地办公桌。桌上放着一支老式钢笔、一盏煤油灯,以及几页手写的报道稿。林淑芬特意将这些物品摆在这里,她希望参观者能感受到,那些战地通讯员在战火中坚持写作的艰难。

    “他们不是战士,但他们用文字与敌人对抗。”她在展签上写道,“他们的笔,是历史的武器。”

    一位年轻的大学生站在展柜前,神情专注。他一边看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林淑芬走过去,轻声问道:“你在写什么?”

    年轻人抬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在写一篇关于战地通讯员的论文。您的展览让我意识到,他们不只是记录者,更是历史的守护者。”

    林淑芬笑了笑:“是的,他们用生命记录真相,而我们的责任,是让这些真相被更多人知道。”

    年轻人点点头,继续认真地记录着。林淑芬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她知道,这些年轻人中,有些人将来可能会成为历史学者、记者,甚至纪录片导演。他们或许会用自己的方式,继续讲述这些故事。

    离开展区后,她走进研究中心的档案室。这里存放着她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从朝鲜、越南、老挝等地带回的资料。她轻轻打开一个木箱,取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这是她在老挝收集到的一位老通讯员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战神狂医 师弟,求求你饶了我吧! 重生后闪婚,绝嗣老公不装了 我的江湖往事2 害我全家?疯批美人勾心上位又艳压 综影视:姑娘你别跑 带货博主与美食博主 五岁家主驾到,重振家族荣耀 山海戒指 时代洪流中普通人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