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 第836章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第836章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3 / 4)

,有年轻人想了解那段历史,也有老兵寄来自己的回忆录手稿,希望她能帮忙整理出版。还有一些纪录片导演、作家找上门来,想要将李振国和王秀兰的故事搬上荧幕。

    可林淑芬心里清楚,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重要的,是让那些沉默的人开口说话,是让更多人意识到,历史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曾经真实存在过的生活,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她决定组织一次“口述历史”活动,邀请全国范围内愿意分享的老兵、老干部、老工人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并由志愿者记录整理,最终汇编成册。

    这个想法一提出,立刻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一些高校的历史系教授主动参与策划,几位年轻的纪录片导演也表示愿意无偿拍摄素材。更有不少大学生志愿者踊跃报名,他们说:“我们不想只从课本里知道过去,我们要听他们亲口讲。”

    活动筹备期间,林淑芬常常熬夜整理资料。有时翻到王秀兰留下的日记,她会停下手中的笔,静静读一会儿。那些文字朴素而真挚,像是穿越时空的低语,在耳边轻声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温度。

    有一次,她在一本笔记本的夹页中发现了一张照片。那是王秀兰年轻时的模样,穿着一身军装,神情坚毅。背面写着一句话:

    “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这个世界,请记得我曾为它燃烧过。”

    那一刻,林淑芬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她终于明白,自己为何要如此执着地做这件事??不只是为了完成王秀兰的遗愿,更是为了不辜负那个时代所有默默无闻却坚定前行的人们。

    几个月后,“口述历史?铭记行动”正式启动。第一站选在了北京,地点就设在南锣鼓巷的纪念馆内。那天来了很多人,有学生、记者、老兵家属,还有几位年迈的老战士。

    其中一位老人,名叫赵德胜,八十多岁,是当年李振国的老战友。他拄着拐杖走上讲台,声音有些颤抖,但眼神依旧明亮。

    “我跟李振国认识是在朝鲜战场上。”他说,“那时候我们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什么都不怕,只知道往前冲。后来他负伤回国,我们就分开了。”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回忆什么,然后继续说道:“我一直记得他说过的一句话:‘活着的人,一定要把死去的人记住。’”

    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今天,我来了。”赵德胜的声音有些哽咽,“我想告诉他,我没有忘记,我们都没有忘记。”

    说完,他朝纪念馆中央的李振国画像深深鞠了一躬。

    林淑芬站在台下,泪水模糊了视线。她知道,这一刻,是对李振国与王秀兰最好的告慰。

    活动结束后,林淑芬收到了一封来自东北的信。寄信人是一位九旬老人,名字叫刘玉兰。她在信中写道:

    “我年轻时曾在东北军工厂工作,那时认识了一位姓李的同志,他经常来我们厂检查安全情况。每次来,他都会带些糖果给我们孩子吃。我很敬佩他,因为他总是那么认真负责,从不摆架子。听说他后来牺牲了,我一直很难过。看到你们的活动,我想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也许对你们有用。”

    林淑芬看完信,久久不能平静。她没想到,李振国的影响竟然如此深远,甚至波及到了他生前未曾提及的地方。

    她立刻回信,邀请刘玉兰参加接下来的“口述历史”活动,并亲自安排了采访团队前往东北。

    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铭记行动”逐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二选一被弃?我改嫁冷面皇叔成娇宠 纯阳圣体,专治美女各种不服 剑客弱?我的词条无限进化! 带货博主与美食博主 渣夫婚外养崽,她继承顶级豪门嫁权少 被推给冰山女总裁后,我不装了 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 醉钓!小公主一撒娇,九爷疯狂心动 原罪者之血 怎么办!高冷首长一亲就红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