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到五分钟一个戴眼镜的公安就急匆匆的推门进来,他看到大宝一愣,这个年轻人坐在主位,两位大局长坐在两边相陪,他心里一个劲的嘀咕,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背景?
刘昌明和大宝已经沟通过,在局里只跟信得过的公安说大宝的真实身份,这个资料研究室的主任,叫徐远山,他在资料室里工作快十年了,从未出过什么纰漏,深得刘昌明和王大勇的器重,
除了让他担任资料研究室的主任,还是胶州公安局办公室主任,
“远山,我给你介绍......
春去秋来,南锣鼓巷的槐树又飘起了花香。王秀兰坐在院子里的老藤椅上,手里拿着一本新出版的书,封面上赫然印着“李振国回忆录”。这是林淑芬和出版社联合整理的一本合集,汇集了李振国生前写下的所有手稿、日记以及部分未发表的文章。
她一页页翻着,目光停留在某一页上。那是李振国在病中写下的一段话:
“人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只要活得坦荡,走得无悔,便是最好的结局。”
王秀兰轻轻合上书,眼角泛起湿润。她抬头望向院墙外那棵老柳树,枝条随风摇曳,仿佛也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这天傍晚,孙子放学回来,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进了院子:“奶奶,我们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最敬佩的人’。”他一边说着,一边把书包甩到椅子上,“我想写爷爷。”
王秀兰笑了笑:“那你打算怎么写?”
孙子认真地说:“我要写爷爷是怎么从战场上活下来的,又是怎么在这条街上生活一辈子的。还有,他是怎么写出那么多人喜欢的书的。”
王秀兰点点头,轻声道:“你爷爷啊,一生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他的故事,却让很多人记住了那个年代。”
孙子似懂非懂地看着她:“奶奶,你觉得爷爷幸福吗?”
王秀兰沉默了一会儿,缓缓点头:“他这一生,虽然吃了不少苦,但他心里有信仰,有家,有你我。他走的时候,脸上带着笑,你说,他能不幸福吗?”
孙子想了想,郑重其事地点点头:“那我也要像爷爷一样,做一个值得别人记住的人。”
王秀兰看着眼前这个渐渐长大的孩子,忽然觉得心里一阵温暖。她知道,李振国的精神,正在通过这些年轻人继续传承下去。
……
初夏时节,南锣鼓巷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他们是一群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史系学生。他们在学校里读到了李振国的书,被深深打动,决定来实地探访这位老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他们站在李家老院子门口,望着斑驳的红砖墙,低声交谈着。
“听说李老晚年就住在这里,直到去世。”一个女生轻声说道。
“他的一生真的很传奇。”另一个男生感叹道,“从战场归来,默默无闻地生活了几十年,最后用笔记录下那段历史。”
带队的教授站在一旁,听着学生们的话,点了点头:“李老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不是靠轰轰烈烈的事迹,而是靠内心的坚持和信念。”
他们走进院子时,王秀兰正坐在槐树下择菜。看到这群年轻人,她微微一笑:“你们是来看李振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