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尖嘴猴腮的家伙一看就要打不起来,他急忙喊道,
"你谁呀?关你什么事啊?这是我们保卫处自己的事情,用你来管闲事?"
大宝瞅着他冷笑一声,
"你叫什么名字?在食堂我就看你上蹿下跳的,说这个坏话说那个坏话,就是不说正经话,现在马上告诉我你的名字!"
这个小子一听,眼珠子转了几圈,上下打量了大宝一番,见他这么年轻,就放心了,
"你管我是谁呢?你一个实习的大学生,在这儿装什么大尾巴狼?赶紧滚蛋!否则的话…......
四十四、蛛丝马迹:真相初现端倪
清晨的阳光洒在南锣鼓巷的屋顶上,炊烟袅袅升起,村庄恢复了短暂的平静。李振国站在村委会门口,手里握着一杯热茶,目光却始终停留在村口的方向。他知道,这场风波远未结束。
“书记,县审计局那边刚传来消息。”刘志远快步走来,语气低沉,“他们发现我们去年上报的农产品收购资金中,有一笔五万元的款项去向不明。”
李振国眉头一皱:“这笔钱原本是用于采购化肥和种子的?”
“对。”刘志远点头,“但账目显示那批物资根本没到村里,而收款方是一家名叫‘宏达农资’的公司。”
“查过这家公司吗?”李振国问。
“查过了。”刘志远压低声音,“注册地在市里,法人代表叫张建国,但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极有可能是陈文海。”
李振国眼神一冷:“又是他。”
两人沉默片刻,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息。
“如果这笔钱真的被挪用了,那就不仅仅是舆论战的问题了。”刘志远担忧地说,“这是实打实的经济问题,一旦坐实,项目审批恐怕会彻底泡汤。”
李振国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证据,证明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陷害。”
就在这时,王秀兰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书记,我刚刚从镇供销社拿到了几封匿名信的复印件,上面的内容……不太妙。”
李振国接过文件翻看,脸色逐渐阴沉下来。信中不仅指控村两委虚报产值、贪污专项资金,还列举了多项“证据”,包括伪造的合同、虚假的财务报表,甚至还有所谓的“证人证言”。
“这些材料做得太专业了。”李振国沉声道,“不像是普通村民能搞出来的。”
“我觉得可以顺着那家‘宏达农资’公司查下去。”刘志远提议,“只要能找到那批物资的真实流向,就能反向追踪到幕后黑手。”
“好。”李振国点头,“你带几个人,悄悄去市里调查这家公司,务必小心行事,别打草惊蛇。”
送走刘志远后,李振国回到办公室,拿起电话拨通了林建国的号码。
“老林,有件事要拜托你。”他开门见山,“我想请你帮忙查一下‘宏达农资’公司的银行流水,尤其是那笔五万元的资金流向。”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才传来林建国的声音:“我知道了,这件事我会亲自盯着。”
挂断电话后,李振国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