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这个提议不错。”李振国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还不够。”
“我的建议是,先稳住张磊。”刘志远缓缓说道,“我们可以假装同意他提出的部分建议,比如允许他牵头成立一个试点项目,看看效果如何。这样既能安抚他,又能掌握他的动向。”
“好主意。”李振国点头,“但我们必须设下底线??任何试点项目都必须经过村两委审批,并且收益必须全部归集体所有。”
会议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一方面加强内部监管,另一方面以“试点改革”的名义稳住张磊,争取时间调整策略。
第二天一早,李振国便约见了张磊。
两人依旧坐在村委会的小会议室里,窗外蝉鸣阵阵,仿佛也在诉说着某种不安。
“张磊,我听说你最近在筹备一个新的合作方案?”李振国开门见山。
张磊微微一笑:“书记,我只是想尝试一些新的模式,看看能不能提高效率。”
“我可以支持你创新。”李振国语气平静,“但我必须提醒你,任何改革都不能脱离集体经济的基本原则。如果你真的想推动发展,为什么不通过正规渠道提出方案?为什么要绕过组织,私自联系外人?”
张磊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轻声道:“书记,我不是不想配合。我只是觉得,现有的机制太慢了,很多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我知道你的想法。”李振国语气温和了一些,“所以我想给你一个机会??你可以牵头成立一个试点项目,专门负责文创产品的市场拓展。但前提是,必须严格按照村两委制定的流程执行,所有收益都要纳入集体账户。”
张磊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真的?”
“是真的。”李振国点头,“但我希望你能明白,集体经济不是为了某一个人的利益服务的。它属于每一个村民,也必须由大家共同决定发展方向。”
张磊沉思良久,最终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书记。”
这场谈话之后,张磊果然收敛了许多,开始专注于试点项目的筹备工作。与此同时,村两委也加快了财务透明化的步伐,并设立了专项监督小组,确保每一笔资金流向都清晰可查。
尽管风波暂时平息,但李振国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那天夜里,他再一次站在村委会二楼的阳台上,望着远方星星点点的灯火。风吹过田野,带来初夏的气息,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他知道,只要守住初心,南锣鼓巷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三十二、暗涌:信任的裂痕
夜色渐深,南锣鼓巷的街巷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静谧。李振国独自站在村委会二楼的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工坊屋顶上泛着银光的瓦片,心中却如翻江倒海般难以平静。
“书记,张磊那边又有动静了。”刘志远推门进来,语气低沉。
李振国没有回头,只是缓缓问道:“这次又是什么情况?”
“他昨晚再次秘密联系了那个投资公司的人。”刘志远走到桌边,低声说道,“而且这一次,他带上了村里几个小股东。”
李振国眉头一皱:“他们谈了什么?”
“具体细节还不清楚,但据可靠消息,张磊已经和对方达成了初步协议。”刘志远顿了顿,“据说他打算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