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是啊,如果我们不及时干预,一旦让他开了这个口子,后面就会有更多人效仿,到时候谁来为南锣鼓巷的发展负责?”
“但我认为,也不能一味打压。”张德顺缓缓说道,“张磊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对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收益分配机制不满。如果我们只是阻止他,而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类似的事件还会再发生。”
李振国沉思片刻,道:“老张说得有道理。我们不能只靠堵,还得想办法疏。但前提是,必须确保村集体的利益不受侵害。”
会议最终决定,由李振国亲自出面,找张磊谈话。同时,村两委将加快推动“阳光行动”的深化措施,包括进一步提高财务透明度、优化分红机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等,以此来安抚人心,重建信任。
第二天一早,李振国便约见了张磊。
两人坐在村委会的小会议室里,气氛有些紧张。
“张磊,你最近都在忙些什么?”李振国开门见山。
张磊微微一笑:“书记,我只是想为我们工坊多争取一些资源,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机会有很多种,但不是每一种都适合我们。”李振国语气平静,“我知道你联系了外部投资方,还提出了股权转让的想法。我想听听你的理由。”
张磊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说实话,我觉得现在的管理模式太僵化了。文创工坊的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市场需求,而我们的决策流程又太慢,很多好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你说的问题确实存在。”李振国点头,“但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效率问题,就放弃集体经济的根本原则。南锣鼓巷的发展,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了让每一个村民都能受益。”
张磊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不甘:“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村民们迟早会失去信心。”
“所以我们才要改革。”李振国目光坚定,“但改革的方向,必须建立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如果你真想为工坊出力,我希望你能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参与进来,而不是私下操作,制造混乱。”
张磊低头思索良久,最终轻声道:“书记,我明白了。”
这场谈话虽然没有彻底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让张磊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开始减少与外部资本的接触,转而积极参与到“百匠计划”的筹备工作中。
与此同时,村两委也迅速落实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务报表定期更新并张贴公示,股东议事厅制度正式启动,每周一次的公开答疑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
尽管仍有少数人对改革持观望态度,但整体氛围明显好转。
那天夜里,李振国又一次站在村委会二楼的阳台上,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风吹过田野,带来春天的气息,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未结束。但只要守住初心,南锣鼓巷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