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当然能!”专家笑着回答,“只要你还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员,就有权享有收益分配的权利。”
这番话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开始意识到,这次改革或许能让他们真正成为村庄发展的受益者。
然而,就在投票前夕,一场风波悄然兴起。
部分村民联合向县里递交了联名信,质疑此次改革的公平性。他们认为,一些长期在外务工、甚至多年未回村的人,也想享受分红资格,这对一直坚守家园、辛勤劳动的村民来说不公平。
“我们天天在田里干活,他们几年都不回来,凭什么拿一样的钱?”王大娘愤愤地说。
面对这一情况,李振国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召集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商讨对策。
“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李振国语气沉稳,“既要保障公平,也不能打击积极性。”
最终,经过多方讨论,村里决定采取“户籍+居住年限+贡献度”三重标准来确定股权分配比例。对于长期外出务工但户口仍在村里的村民,可获得基础股;而对于长期居住并参与村务管理、农业生产的人,则给予额外的奖励股。
这个方案公布后,争议逐渐平息,大多数村民表示接受。
投票当天,村委会门口早早排起了长队。村民们拿着身份证,依次进入投票站,郑重地投下自己的一票。
“这是咱村的大事,不能马虎。”张德顺一边排队,一边低声说道。
最终,改革方案以超过80%的支持率通过。这意味着,南锣鼓巷正式迈入“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的新阶段。
接下来的日子里,村里忙碌而有序地推进各项准备工作。清产核资小组深入各个角落,登记每一处资产的价值;法律顾问则协助制定详细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明确股东权利、分红机制、决策流程等内容。
与此同时,村里还设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由村民选举产生的五位代表组成,负责全程监督整个改革过程,确保公开透明。
“咱们得让每一分钱都花在明面上。”监督委员会主任赵建国严肃地说。
随着改革工作的逐步推进,南锣鼓巷的变化也日益明显。
曾经沉寂多年的村办企业重新焕发活力,智慧农业系统升级为“数字农场”平台,文创工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电商物流中心更是成为周边村庄农产品外销的重要枢纽。
“咱们村现在可是全省的样板村。”刘志远自豪地说,“连央视记者都说要来采访。”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进行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浮出水面??
有村民举报,个别村干部在清产核资过程中存在虚报资产价值的行为,意图为自己谋取更多股份。
消息一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村子。
李振国得知此事后,脸色铁青,立刻召集调查组展开内部审查。
“不管是谁,只要查实有问题,一律严惩不贷!”他在会议上拍案而起。
调查很快有了结果??两名村干部确实在评估一处老旧仓库时虚报了价值,企图为自己争取更多股份。
事情曝光后,两人被撤销职务,并交由纪检部门处理。
“这件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李振国在全体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