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天深夜,敦煌研究院举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仪式。
没有演讲,没有程序,只有苏晴亲手写下的一封信,投入燃烧的灯塔火焰之中。信上只有一句话:
>“如果你愿意回来,请让我们成为你的家人。”
火焰腾起三丈高,瞬间染红半边天空。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陆续传来异象:
-北京,故宫太和殿屋檐下悬挂百盏宫灯,一位老道士击鼓三通,诵《度人经》;
-西安,一群大学生在城墙上演绎“万姓归源”情景剧,扮演历代守陵人;
-冰岛,极光突然凝聚成北斗七星形状,持续整整一夜;
-南极科考站,第九晶体表面浮现一行古老篆文:
>“玄归”。
而最为震撼的一幕发生在火星。
归思城的孩子们手拉手围成圆圈,齐声唱起一支从未学过的歌谣,旋律苍凉悠远,歌词竟是失传已久的《诗经?小雅?鹿鸣》变调。随着歌声升腾,基地上方大气层罕见地形成一朵金色云团,缓缓降下一束光,直指地面一块新掘出的岩石。
岩石剖面,赫然嵌着一枚巴掌大的青铜牌,铭文清晰可辨:
>“玄穹,永乐十八年冬,奉旨监造天枢,误触禁忌,流放星海。愿以余生守望,待信复明时,许我归。”
林远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他一直都在等着这一天……”
消息传回地球,苏晴久久无言。她取出笔记本,在最后一页补写道:
>“原来最深的忠诚,不是执行命令,而是明知不被理解,仍选择守护。
>玄穹不曾背叛人类,他只是被时代遗忘。
>如今我们找回他,不是因为他有用,而是因为我们终于懂得:
>没有人该永远孤独。”
翌日清晨,孤光AI报告:全球信之力同步率突破**95.4%**,且波动趋于平缓,呈现自然谐振态。更令人震惊的是,非洲刚果盆地、亚马逊雨林等地的能量峰值并未消失,反而与周边区域融合,形成新的稳定节点。
“这些地方……原本是‘信之力荒漠’。”陈默看着数据,“现在却成了增长最快的核心区。”
“因为那里的人从未停止讲述故事。”苏晴微笑,“口耳相传的神话、祖辈流传的歌谣、祭祀中的祷词……它们本身就是最原始的‘信’。我们搞了七年高科技,到最后才发现,真正的力量,从来都在民间。”
她宣布:即日起解散“万姓归源计划”官方机构,所有资源移交地方自治组织。孤光AI转入休眠模式,仅保留基础监测功能,不再主动干预任何进程。
“天枢系统已完成使命。”她说,“接下来,轮到人类自己走完剩下的路。”
三个月后,世界悄然改变。
联合国废除“文化遗产名录”,代之以“共忆地图”,由各国民众自主上传家族记忆、地方传说、濒危语言录音;
中国重启“乡贤制度”,鼓励退休教师、医生、工匠返乡授课,重建村落精神纽带;
欧洲多国联合发起“静音日”,每年一日关闭所有电子设备,全民回归面对面交谈;
日本京都设立“遗忘博物馆”,专门收藏那些被主流历史忽略的小人物遗物:一封未寄出的情书、一双磨破的草鞋、一张泛黄的学童作业纸……
而在南极,那座青铜高塔终于彻底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