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永忠这次回来,可谓是威风八面。
不仅有楼永正、楼永爱,以及楼永义陪同,而且,从省城出,沿途有警车开道,两旁及后面,数台警车护送。
另有五台车子,分前后左右,前面并排两台,坐着楼永忠与楼永正,后面两台,分别坐着楼永爱与楼永义。
中间一台车,是楼永忠请来保护自己的熊总熊文博,也就是大肉熊的儿子,前文曾有详述。
这五台车上,每一台配一名司机两名打手,即每台车上三个保镖,共是十五个保镖,算上文哥自己,楼永忠共请来十六个人充当保镖。
一行十几台车,流入本市,直抵经开区,虽然事先没与本市警方联系,也没有与市府市委通气,但马上就引起了高度重视与关注。
据说,这一次,楼永忠和楼永义的爹,老粮油机械厂最后一任厂长,也回来了,因为身体稍有不适,留在省城的某宾馆里休息。
先不讲楼永忠、楼永义父子这个三人。
单说那个楼永正和楼永爱兄妹俩,他们的爹楼老爷,早些天死了,从死到下葬,他们都忙得没有空回国,这个时候却回来了,让人好生奇怪。
据传,他们的大哥楼永红,也正在莫斯科办理归国的手续,不日将回到本市。
楼家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民间自然是议论纷纷。
楼永忠当天叫停了林玉俏的清点工作,对他的这位小表弟、他亲舅舅的小儿子萧世成,视而不见。
萧世成见楼永忠人多势众,只得与林玉俏一起,将工作人员全部撤回。
楼永忠当场是要求林玉俏,给他去把市长叫过来,林玉俏不可能这么蠢,她打电话给单丽贞,算是报了警,把情况跟单丽贞讲了一遍,要单丽贞找张红梅商量。
楼永忠怎么不找书记?而是一开口就讲要叫市长来?
因为,楼永忠此时对甲卫权有一肚子的意见。
什么原因?
这就又要提到本书开篇不久的前文,由当时的文史馆馆长丁有才主编的那一本书,《荆土英烈传记》,楼永忠,对这一本书,十分的不满。
当时,这本书出版的时候,上面的主编、责编,都被甲卫权一个人占了。
楼永忠为什么对这本书表示不满?
前文说了,这一本书,是用来作为对某某周年纪念的献礼,而这一个某某事件的主角,那应该是楼永忠的爷爷楼老太爷,也就是当年的楼家三公子。
但是,丁有才在编写这一本书时,只字未提到楼家老太爷。
与之相关的那几个人,也包括甲卫权的四叔爷爷,甲卫权的外公,伍卫红的爷爷,这一些人,都没有写进去分别列传,连他们的名字都没有提及过。
楼永忠对书名也不认可,他认为,要加进某些关键词。
周年纪念献礼,应该就是这接下来几天内的事,但是,这个书中,只字没有提到主角楼家老太爷,那还拿得出来不?
甲卫权是半个文盲,只比高建国稍好一点,能认识三四百个字,至于当初丁有才究竟是编写了什么,他又不懂。
而丁有才当时所选的本土人物,都是注重人物的抗日事迹,也就是说,都是些抗日英烈,民族英雄。
至于那些伪抗日的,甚至是偷偷与日军打配合,暗通曲款的,不论后来名声有多噪,一律没有选编进来。
而且,丁有才对那个所谓的某某大事件,本来就不感冒,认为那只能算是国耻,没有资格获得献礼。
但甲卫权不懂,早就把这本书,当作献礼,一路报了上去。
书上署名的主编是甲卫权,丁有才的名字,只是与其他人一起,列在编写组人员里面,楼永忠当然就只对甲卫权一个人很有意见。
楼永忠的意见,代表了他爹的意见,也代表了他们楼家的意见。
再说张红梅,听说楼家大队人马杀回来了,态度极嚣张,她就让市府办主任,写了两张请帖,派人去送给楼永忠与楼永义。
楼永义,毕竟是省工信厅的副厅长嘛!
请这两个人,来市府参加一个“欢迎爱国人士回乡省亲的座谈会”
。
楼永忠,带着楼永正、楼永爱一起,高调的来出席了这个由市委和市府共同组织的座谈会。
楼永义当然不会来。
在座谈会上,楼永忠高调的宣讲了他们这次回来的目的。
那就是要在他爷爷的旧居这边,举行大规模的某某周年纪念献礼仪式。
同时,楼永忠拿出了一份早些年的批文。
批文的大概内容,就是在他爷爷的旧居这边,重新修缮故居,建造大型纪念馆,修造祠堂等等,供人祭拜、参观、学习。
旧粮油机械厂,旧船厂,那都是他爷爷当年打下的江山,是纪念园区的主要组成部门,纪念馆,就应该建在老粮油机械厂的厂址上面。
楼永忠向市府提出要求,他说,除了修造祠堂之外,修缮故居和建造大型纪念馆,以及打造整个纪念园区,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大力支持。
楼永忠表示,他是海外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