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殿上,烛影摇曳,云雾缭绕。
伏德伏匐地上,自称下臣,伏惟叩首,将诏书送上。
高台蒲团之上,袁术摩挲着手中诏书,眸光晦明莫测。
随着那一声声:【匡天下之仲辅,济万民之能臣】等以正汉王忠贞之语,被宣诸殿上。
侍卫之臣,与有荣焉,皆感天子对汉王的仰仗。
然而也就在诏书被宣读完的一刻,袁术指间捻着诏书一角,将之举于烛火之上。
随着火星蔓延煊腾,燃炽此诏,伏德叩首无地,眼前仿佛已见到整座大汉天下,都将如眼前这诏书一般。
随着汉王抬手,将九州点燃,使四海沸腾。
“汉王何至于此?
天子是信重仰仗您的,接下此诏,您便是朝廷承认,四海皆准的大汉忠良!
将来为朝廷讨逆,举大义诛暴,诸侯敢有不臣者,皆背大义而逆叛。
何兴一时之怒,而动社稷之主,使神器失衡,祸乱四野?
此万民之祸,乱世之根也!”
然而面对他泪流满面的以头抢地,袁术只冷冷看他一眼。
“此伪诏也!
曹贼矫诏以代天命,窃以为授予大义,假以名利,便能让朕,让朕的汉国,与他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他说着,将指间最后一点火星捻作尘埃,撒于案前。
他的话语,如王宣诏,掷地有声。
“可他错了!
现今之朝堂,已为曹贼窃政,当今之龙椅,更是空悬无人。
天子囚于宫室,汉臣血洒长街,百姓哀哭无地,中原十室九空!
累累白骨,积销于野,昭昭恶行,响彻大江!
这天子的哭声,这苍生的悲鸣,这煌煌炎汉四百载临终的哀告!
国舅!
伏卿!!!
汝是要朕为这一纸空文,视而不见?
假忠臣之名,授大义之柄,许通商之利,就想让朕承认这朝廷伪诏,洛阳伪朝!
曹孟德,当朕三岁小儿乎?”
他在冷冷发笑,平天冠下隐现的眸光,看的人不寒而栗。
“朕,乃大汉忠良!
何需汝这伪朝伪诏承认?
天下九州,苍生万民,实所共鉴!
有刘氏四王与朕歃血,有诸王议会为朕正名,这天下奇才,半数为朕家臣故旧,普天皇土,自有大儒为朕辨经!”
那云遮雾绕之中,如孽龙垂眸,他盯着伏德,意味深长的笑了。
“朕佩玉玺,着龙服,履三州,治万民。
此扶汉之行,匡国之举,如天行日月,大道昭彰。
伏卿,以为然否?”
伏德:“.”
伏德默然无语,不敢发一言,只将头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