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趁,悔之晚矣”
然而没等鲁王继续说下去,张华就抬手打断了他。
“王上的忧虑,我如何不知?无非是担忧李典将军之实力。
目下时局艰难,纵使有我等援手,他也未必能敌过袁军。
届时损兵折将,反招祸事。
依老臣看,我等可先派人往卞城附近打探消息,一来验明情报真伪,二来也探李典将军之生死。
若是李典将军已死,则万事皆休,卞城也必不能久。
我等只紧守门户,等待朝廷援军便是。
可若李典将军犹自能坚持,尚能以微薄兵力,死守一地,同袁军血战。
则说明袁军亦非不可战胜,只需我等速速派兵相助,平西将军定可一举破敌。
王上以为呢?”
鲁王闻言心底越发疑窦丛生,卞城危急,李典之存亡只在顷刻。
若果真要救,必然速速出兵,又如何能拖延时日,打探情报。
可若不救,又何谈救援之语?
鲁王同自家相国相熟十数载,平素知他为人,今见他望向自己的目光饱含深意,情知必有内情。
遂也面上颔首,许之。
“张相老成谋国,便依你言,且遣人打探一二。
其余人等各安职分,紧闭城门,以防袁贼来犯。”
众人称“唯”,皆告退。
待所有人都退下,鲁王也不回寝,只独坐王椅之上闭目养神。
未几,果见国相张华去而复返,鲁王轻笑间屏退左右,复而问之。
“张相所谋者何也?果真要去救那李平西?今可为小王言明否?”
“救!那李典必然要救。”
张华拱手而拜,抬手指了指上面,压低了声音,继而言之。
“那李典为朝廷亲命平西将军,总领梁、鲁战事,按职分论,当战事之时,王上麾下都得悉听其调遣。
今主帅战危,安有不救之理?
况且那李典还是曹丞相心腹,据闻自从夏侯惇、乐进二将投袁后,丞相军中值得信任,又可堪大任之帅才,已经少有,这李典便是其中之一。
其人持重擅守,温和稳健,常与人为善,被曹营诸将称为【长者】,军中多有交好者。
这样一位受曹丞相信重,与曹营众将交好之人,偏偏又在卞城之下,上演了此等拨乱反正,死战城下的忠义一幕。
此等忠义之名,战至一兵一卒,尚且死战不退之义举。
足以大振曹丞相如今,因夏侯惇、乐进降袁之后的窘境。”
将此间内情言罢,张华谨再拜,仰面直视鲁王问之。
“有此人珠玉在前,有他于曹营之人脉在后,老臣斗胆问王上一句。
若我等能救而不救,试问曹丞相会怎么看王上?曹营会怎么看王上?”
张华的最后一句话,更是惊得鲁王毛骨悚然。
“王上,您别忘了,我等现今可也还等着曹营派兵来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