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游走四方,广交豪杰?”
蓑衣男子眼底浮现叔父当年豪掷千金,诸葛家高朋满座的光景,眼底追忆之色一闪而逝,摇头轻笑。
“千金就不必了,你也是来寿春赶考的学子吧,若无书写练习,入得考场,一字难答,还道我胜之不武。
纸呈五色,我不喜朱、玄之色,便匀予你。
在下诸葛瑾字子瑜,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萍水相逢,匆匆而过的两人,未曾想又在学舍驿馆相逢,都是才华横溢之人,又有赠纸之情,自然相谈甚欢。
在寿春学舍的日子,是诸葛瑾多年未有的平静,也是鲁肃自离家乡,第一次出游在外的恣意。
这里往来无白丁,满座皆是对未来怀揣憧憬的世家学子,虽然偶也有自矜名门,心高气傲之辈,但大多都是在此畅谈天下大势,互道心中抱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学舍房间内,诸葛瑾正温习《礼记》,手捧着圣贤所书,口中朗朗上口。
至此来到寿春,他才知道,原来世道并不只是他所见过的残酷景象,原来圣贤书上所描述的太平盛世,并非空谈。
“日新月异!”
在寿春备考的这些天,他才真正领会到了圣贤真意,这里的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这里的每时每刻,都有新事物产生。
原来太平不在纸上,乃是人心所向。
“子瑜兄!”
“咚咚咚”的敲门声响起,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鲁肃的呼喊催促。
“子瑜兄,别读死书啦,光背圣贤书,可赶不上如今寿春城的变化。
还记得咱们上次买纸的那家商铺吗?听说工匠们依袁公所授《太平开物》,造出了印刷雕版。
据说有这雕版以后,一日光景,就能制成成百上千册书籍,恍如仙人神通。
也不知是真是假,如今正在商铺中展示,第一批印刷之书折价出售,子瑜兄速速与我同去观摩一番。
纵使不买,看看这《太平开物》上神通的真假,也能涨一番见识。”
“你呀,昨日看高炉,买了精铁,今日看印刷,又要买书。
子敬呀子敬,瑾有时候都怀疑,你到底是来寿春赶考的,还是来为家族进货的。”
诸葛瑾说笑间推开了门,眼底满是无奈之色。
“太平道神通更是无稽之谈,于吉道长四处宣扬袁公乃黄天显化,来人间历劫以救众生,带下太平天书《开物篇》一卷。
此乃仿董仲舒昔年献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智者敬而远之、尊而不信,怎可开口闭口,言道仙人神通?
岂不闻圣贤曰:子不语怪力乱神。
莫说一日千册成书,吾等尚未亲见,便是亲眼所见,其中定也深藏我们尚未理解的圣贤道理。
袁公与他身边的贤人,比我们先明白其中道理,是以能做成此事,当谨而行之,更应用功才是。”
“子瑜兄所言甚是,肃受教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