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你所虑之事,我早有计较。
时隔至今,寿春学宫开设已有不短时日,我欲于今岁年节之前,于学宫开科取士,择优录取,想来这批学子定能助阎公一臂之力。”
阎象闻言面色一喜,虽则学宫之中按照袁术的意愿也招了不少寒门子弟。
可以自家主公如今的名望,世家送进来镀金的优秀子弟也有不少,若是从中取士,定解眼下燃眉之急,忙问之曰:
“不知主公打算如何取士,察举这些学子的品行吗?”
“品行自然要看,然乱世之中能者为先。
这样吧,既然是第一次尝试,便简单些。
届时我会出一道考题,学宫诸生以策论答之,评定三甲。
一甲称进士及第,只取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称进士出身,取前三十六人。
三甲称同进士出身,取前一百零八人。
封名阅卷,名传金榜,至于考官?
按理说以王公名望,应该是最合适的,可他为学宫院长,了解诸子文风,难免有失偏颇,非得选一个对学宫众人毫不熟悉者。”
其实说袁术亲自来当主考当然可以,但科举这玩意如果评得众人不服,容易被怀疑徇私舞弊,他可不想坏自个名声。
还是随机选取一位幸运考官,要真出了事,谁舞弊,大公无私的他再来处理谁就是了。
要说到和学宫众人不熟悉,自然是随他在外征战的群臣中选出一人,而又要才华满腹,能评定诸生的
周瑜自然是不二人选,可他心思有异,袁术可不想给他这个增长名望的机会。
于是乎,想到周瑜,袁术脑海里不由浮现一道善解人意的身影,当即出言!
“蒋干蒋子翼,江左名士,名传大江,可为主考。”
袁术心里想的是,让蒋干去办,真坏了事,砍了他也不心疼。
阎象闻言却深以为然,“蒋子翼于颇有才名,有他主考,定然无虞。”
如此二人又就细节将年节之前于学宫开科取士之事议定。
既然提到学宫,阎象似想到什么,赶忙将他先前抱来一摞文书中,取出一些轻薄的事物,递予袁术。
“主公此前吩咐,命工匠造纸之事,已有成效。
新纸已出,可染五色,书写如常,请主公赐名。”
袁术闻言大喜,接过阎象递来的纸张,只见其颜色丰富,呈现青、黄、朱、白、黑等五种颜色的纸张。
他又接过阎象递来的笔墨尝试书写,只见用不同颜色的纸书写不同内容,能让书写的内容层次清晰,便于区分和整理。
且质地柔软,墨韵独特,就是它,魏晋时期的五色笺纸。
虽比不上后世的宣纸,但绝对是远胜蔡侯纸的新纸。
“好!此纸具有五色,便名为五色笺纸,此次开科取士,便用此纸作答,以作宣传。
造纸者谁?当按此前议定之奖励制度,重赏之。”
“主公满意便好。
造纸者人称左伯,东莱掖县人。
此前我为主公招募造纸能匠,太史夫人感念主公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