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杰,死亦为鬼雄者,孰尔等谁与?
今凯歌而还,三军缟素,朕上禀黄天,下传黎庶,汝等英灵尚在,祈祷必闻。
随我旌旗,同回上国,今于寿春城外八公山立英烈园!
千年以降,石碑不倒,每年祭祀,受骨肉之蒸尝,领国主之牺牲,为青史之英烈,传后世之芳名!
朕当表汝等之功,凡名列于碑者,各家尽享抚恤,同沐英烈之名。
年给衣粮,月赐廪禄,酬死生之功,慰天心人意。
往后凡依此例,凯旋之军,先祭英烈,生者既凛天威,死者亦归王化。
魂兮归来,呜呼哀哉!”
袁公祭文念毕,焚之烧于上苍,数万军民无不掩涕而拜,三呼万岁!
“袁公万岁万岁万万岁!
袁公万岁万岁万万岁!!
袁公万岁万岁万万岁!!!”
由此,天下无不称袁公以为“贤”!
不止江淮两岸,传之于荆州、徐州乃至天下各地,人心无不思慕袁公,南望以迎王师。
唯有八公山上的于吉老道,见之皱眉。
不就给你们操办一场祭祀,我家的道场,怎么就成英烈园了?
阎老头,这和说好的可不一样!
袁术于八公山大祭的事情传开,荆州,长沙。
桓府之中,一间隐秘内室之中,桓阶跪伏在一处灵位前涕泪横流。
“老将军,黄贼受首于灵前,您今日终于可以瞑目了。
恨不能亲往八公山祭之,桓阶有愧啊!”
这其上灵位正书:
【汉破虏将军乌程侯孙公讳坚之灵位!】
原来这桓阶初任长沙郡功曹,被时任太守的孙坚举为孝廉,后任尚书郎,因父丧回乡。
不想孙坚猝然战死,桓阶这些年来仍时常感念孙坚知遇之恩,只觉无从报答。
近日袁术于八公山大祭,首祭便是以黄祖人头告慰孙坚,桓阶于家中听闻此事,又怎不动容涕零?
恰在这时,只听下人于室外回禀:
“家主,太守张羡派人来,有急事请您往太守府一议,催之甚急,我等拦之不住,家主且快些出来吧。”
桓阶闻言微怔,因孙坚为太守之时,他曾在长沙任功曹,又得孙坚看重,是以他在长沙人脉颇多。
张羡来任长沙太守后,便时常倚重于他,以他为谋主。
因此太守张羡有事找他,桓阶并不奇怪,令他生疑的,究竟是何等急事,能让张羡堂堂太守府君,着急至此。
要知道他为了祭奠孙坚,严令下人不可搅扰,今来催促,显然太守来人逼之甚急,不见不行。
桓阶叹了口气,收拾仪容,起身出室,于太守府来人的催促中,急往张羡处去。
一路紧赶慢赶,来至太守府邸,令桓阶惊疑的事,来人并未将他领入张羡平时议事的书房,而是也领他进入一处暗室。
桓阶惊见此景,暗道一声要遭,早知道不来了,这次的事情,怕是不仅急,还要命!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