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奔寿春而来,沿途江淮两岸百姓,听闻他袁公义子之名,无不箪食壶浆以迎。
赵云方知义父于江淮之声望,是何等如日中天。
看着有义父在北方于前线挡住曹刘,在南方又施行仁政,兼并当地豪强的土地,租与百姓。
从而使淮南安稳民殷,对比北方因诸侯战乱,贼寇肆虐而饥馑流亡的百姓。
赵云幽幽一叹,“云先前只以为刘玄德之仁德,当世罕有。
今见义父,方知使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谓之仁,乱世之中救民于水火,谓之德。
云奔走四方,尝见天下诸侯,未有仁德如袁公者,今拜义父,夫复何求?”
及至一行白马来至寿春,城门大开,百官相迎,万民夹道欢呼。
“是袁公义子来了!”
“寿春上一期的邸报都通传了,袁公的第五位义子,叫常山赵子龙的,七进七出,视万军如草芥。”
“也不知伯符公子嘛时候回来,去岁他大婚的时候,我还喝过一杯喜酒呢。”
“要我说,还是咱从吴郡出来的第三义子徐盛厉害。
以不足千人,大败五千曹军,三十合将那大将典韦战而胜之,袁公都称他是江淮之虎臣呢。”
“你放屁!人徐盛是琅邪人,之前客居吴郡而已,怎么就是你吴郡人了?
分明是袁公第二义子,我们汝南的陈叔至厉害!
一人一将,拦住典韦两万大军,质问的他都不敢上来一战。”
“那个.其实我觉得第四义子夏侯公子也是个妙人,背后更有征北将军作靠山,未来前途只怕不可限量。”
众百姓为了哪个义子更厉害而争吵间,便有一位老道,鹤发童颜,身着道袍,飘然而来。
他一边泼洒符水,一边喟然长叹。
“诸位勿要争执,正是有袁公亲冒矢石,抛下安逸富贵的生活,率一众义子于前线挡住苍天治下暴虐无道的诸侯,才有我等眼前黄天盛世之太平。
我等之太平,乃是袁公携诸位义子为我们负重前行而来。
今日云公子归来,万民且随老道,为他祈禳求福,解厄消灾。”
“老神仙来了!”
“太好了,有老神仙祈福,祝云公子百战百胜。”
“祝云公子再立功业,捷报频传。”
“我等虽不能上阵杀敌,唯有这份心意,为云公子祈福,请黄天庇佑。”
万民诚心祈祷分开道路,老道沿路泼洒符水,净水清街,步罡踏斗,来至赵云面前,作了一揖。
“得天意者寿,失天意者亡。
袁公顺天应命,公子顺势应时,今贫道应阎公所请,携万民愿力为公子祈禳。
大道虚幻,心意唯真,只看信与不信。
心意深重,还望公子莫负万民之望,贫道方外之人,这便去了!”
赵云长这么大,此前不过是公孙瓒麾下一军侯,哪里见过这阵仗?
集万民之愿,为自己祈禳求福?祈禳或许虚幻,但周围百姓那一双双望向自己,殷殷期盼的眼神,却比仙神更真。
义父厚爱,万民期望,此恩深重,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