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讪讪的去了村尾,自罚三杯酒。
伸手不打笑脸人的道理,胡老二自是同他握手言和。
汪师爷也送来了贺礼,他代表的是县太爷,县太爷因教化政绩出众,升职已是必然,他自然得送贺礼来勉励三郎。
三郎收下了县太爷送的文房四宝,这是三郎以后官场上的人脉。
哈哈,为官么,可不得积累人脉。
很快城里富商们听说冯二少的小舅子连中小三元,纷纷派管家、小厮送来了贺礼。
这些富商送来的贺礼,冯铭轩吩咐顺子都收下。
他和小舅子郎舅一体,人情他记下就是。
有冯家的厨师掌厨,酒席自是不会差。
三郎和冯铭轩一起每桌都敬了酒,当然只是意思意思。
新鲜出炉的秀才公,光风霁月一表人才,馋得多少人家想与胡老二结亲啊!
说到结亲,胡老二抱拳致歉道:“各位抬爱了,抬爱了,犬子已有婚约在身。”
张三爷见舅兄的亲家胡老二虽然没读书,但举止有度,心里也是赞赏不已。
他甚至觉得舅兄若是来了这村里,必然又是另一番乐趣。
比如上山采药,下河垂钓,林间咏赋,田间插禾,哈哈哈,舅兄只怕又是悠然自得的陶翁!
朱酉己也是欣慰不已,他替三郎考试作保,不成想保出个小三元!
他的妻子马上就要临盆,而他八月将要参加乡试。
云城里再也听不见他朱酉己克六亲的传闻。
酒足饭饱后,客人们纷纷告辞。
回家后,教育自家的孩子才是当其冲。
不好好读书的儿郎,就送去胡家村,帮胡财主学种田种地砍柴禾。
胡家村之后真的有不少城里的儿郎来体验小三元的农家生活。
三郎的启蒙夫子任重也出名了,曾经县学任夫子的书童,竟然教出了小三元!
任重没有出席学生的功名宴,他对少爷的追思减轻了不少。
任重他现在有了新的忧思,胡氏学堂里像三郎般会读书的儿郎几乎没有,他为这事愁白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