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院试,各县城的考生纷纷赶赴府城,悦来客栈这几天几乎客满。
每次进入客栈,冯武先去大堂同掌柜的亮出紫金檀木令牌,立即有小二带冯铭轩几人进入天字一号房吃饭住宿。
特殊的待遇自是避免了麻烦,墨言跟在冯武身边学到了不少。
这次骑马远行,三郎和墨言已经好多了,其一是有了经验,其二是每个月的休沐往返云城和兔儿岭镇,大腿已经摩擦习惯了,屁股也跟着颠簸惯了。
三郎夜间和姐夫睡一床,墨言和冯武睡一床。
第四日的下晌三点,四人终于进入府城。
城内街上的马车多,有些拥堵,骑在马上也只能遛达前行。
像三郎一样骑马朝城南贡院而去的少年郎很多,想必都是各县童生。
一直快到五点钟,冯铭轩一行人才见到了“冯记麻糖”
门楣招牌。
铺子门口还有不少买麻糖的客人,账房冯广和掌柜冯隆正在陪着笑脸招揽生意。
艾婶儿将称重好的麻糖打包好,将油纸包递给客人微笑道:“客人您慢走!”
看着铺子里忙得抬不起头来的三个家仆,以及院子里做麻糖的膳房里飘散出来的香甜味道,冯铭轩思忖着人手不够用!
小红的孩子才一岁半,她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做几个人的饭菜。
冯广、冯隆、冯文、艾婶儿和冯威五个人必须有一个人长期捣碎生姜汁,其余四人既要熬糖浆又要做麻糖,还要在铺子里招呼生意。
这两年来,府城的麻糖铺子赚的银子不少,是时候再买几个奴仆了。
三郎不动声色的打量着麻糖铺子附近,最低有十来名小乞丐在留意着进入铺子里的客人。
一旦现有可疑的三只手类无良宵小之辈,小乞儿立即上前撞了宵小一下,在对方要变脸之前,乞儿立即伸出手中的破碗笑嘻嘻的道:“大爷行行好赏点吧!”
三只手眼看到手的荷包被小乞儿破坏断了财路,立即黑脸想动手打人,结果附近的乞儿一哄而上,三只手只能悻悻而去。
三郎好奇了,这些乞儿是在帮助姐夫的麻糖铺子啊,一旦买麻糖的客人在铺子里被偷了荷包、钱袋子,无疑为铺子招来了麻烦。
三郎暗自思忖,管家冯文有一手啊!
竟然能让丐帮帮忙!
冯铭轩自是也现了小乞儿,他只是以为南菜市场就在附近,方便乞丐乞讨,并不像三郎想得多。
见铺子里的家仆都在忙碌,冯铭轩没有惊动铺子里的几人,牵马直接朝半山亭的家中走。
半山亭的冯宅,李大嫂正在帮小红准备晚膳,一岁半的小豆丁冯青在院子里玩藤球自娱自乐。
这两年来,李大嫂帮忙在冯宅照看院子,清扫主屋、清理院子里的杂草,在前院空置的小院子里种了不少蔬菜,省得主家去集市上买青菜。
做好的饭菜分成几份,小红母子和李大嫂一起吃,留给冯文的吃食温在锅里,铺子里几人的吃食李大嫂回家时顺路送去。
饭菜上桌,准备开吃时,院门敲响了。
冯青抱着藤球喊道:“娘,娘!
开门!”
小红在围裙上擦擦手,大步出了膳房道:“青儿你爹今日怎的回来这般早?”
“爹回来啰!
爹回来啰!”
冯青扔下球跟在小红身后,迈开小短腿朝院门跌跌撞撞的跑去。
“咦——?”
小红打开院门,看着牵马的二少爷和舅少爷、冯武、墨言,惊喜的出声后,赶紧退到了门洞里,跪下行礼道:“二少爷,舅少爷您们来了!”
“起来吧!”
冯铭轩牵马进入院子,看向一脸懵仰望着他的小豆丁笑道,“小冯青都长这么大了!”
冯武和墨言各自牵着两匹马进入马厩。
小红起身牵着冯青的小手道:“青儿,这位就是我们的主子二爷,这是舅少爷!”
冯铭轩摆摆手道:“孩子小,莫吓着他了!
随他玩儿吧!”
小家伙一副机灵鬼儿的模样,过两年就可以成为儿子的玩伴儿了!
李大嫂听见说话声也出了膳房,打量半天才认出人来,赶紧笑道:“东家来府城了!
快去客厅坐下歇歇脚!”
李大嫂的脑子转得快,赶紧去茶水间泡茶,捧着托盘送去客厅。
“东家,您稍坐坐,我呀去帮管家娘子做几样菜,很快就好!”
说罢,她大步朝膳房走去。
小红也在膳房里忙碌开了,家里的腊肉、腊鱼都有,鸡蛋也是现成的,李大嫂在柴房里养了十几只鸡,下的蛋足够家里吃了。
三郎和墨言背着包袱去了二院前年来府城时他住的房间,主屋的西边正屋。
西边正屋一共有四间房,外书房、次里屋、寝屋和内书房。
墨言住次里屋,方便照顾少爷。
内书房一般都是放重要物品的房间,三郎就把内书房当作自己的书房,外书房给墨言用。
这样分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