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织明 > 第一百零九章:一切以国事为重!

第一百零九章:一切以国事为重!(3 / 4)

sp;   满朝皆喧嚣异常,然几位阁老却是格外冷静,甚至连门生登门都被拒绝接见,内阁和宫里都对永宁伯抄家一事,缄默不言。

    如山般的弹章奏折,皆如石沉大海,未见掀起一丝的波浪来……

    最后,众人也终于发现他们除了嘴巴上囔囔之外,对于张诚竟丝毫没有别的办法,各人气急败坏之下,不免也有几许悲凉涌上心头。

    也有一些人见直接攻击张诚,未见明显效果,便适时调整战略战术,将将矛头偏移,转而弹劾起宣大总督江禹绪,以及宣府巡抚朱之冯、大同巡抚卫景瑗、山西巡抚蔡懋德等人。

    不过,对于代表皇帝存在的监军边永清,他们却是选择性无视了,竟无一人弹劾他的!

    然而,就江禹绪、朱之冯、卫景瑗、蔡懋德这些人,能够做到一省巡抚的疆臣,自然是各有些势力。

    他们分属各个派系之中,各有各的关系网络,门生故吏,地方和朝中皆有其支持者,弹劾他们,不免又引起一番内斗。

    各官之间,相互攻讦,真真是一片混乱!

    三月下旬时,宫中忽地发出了几道训斥的意旨,不免让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然而,过后又没了下文……

    随着宣大那边的消息陆续传递进京。

    他们又再次调整战略,将精力放在了抄家所得之上,声言抄来的资财皆归国朝,理应上交户部,入国库才对。

    还有奸商通奴一事,已经不单单是宣大之事,为先公平起见,也应交由进行三司会审,交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堂官一起录问定罪。

    在这两点上,内阁大臣们也是出奇的意见一致,他们给与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而且他们也听闻,不止是通奴奸商悉数被捉拿,更有许多宣大地方官将,也牵扯到通奴一事上,自然不能任由永宁伯擅捕擅杀。

    他们纷纷上书朝廷,要求将被抓的官将与奸商一起,押解进京,交由三司会审,依大明律定罪论处才是。

    按大明律令,职官有犯,凡京官、及在外五品以上官有犯,皆需奏闻请旨,不许擅问。而六品及以下,则听分巡御史,按察司,并分司,取问明白,然后议拟闻奏区处。

    就连各府州县官犯罪,其所辖上司都不得擅自勾问,止许开具所犯事由,实封奏闻。

    山右八大家在名面上虽是商贾传家,可多则数百年,少则百多年传承下来,哪一个家族中没有几个进士出身,甚或是官将爵位在身?

    就以王家来说,王大宇作为家族主宗的家主,不也是推出了王朴这位大同总兵,而其族中还有一人在外为县令,且还有两名进士。

    可见在山右商人家族中同样有很多不是官、就是将,若这些人被抓捕后,能够押解进京受审的话,那么其中的操作空间可就大了……

    毕竟,若是论起对大明律的了解,他们可是再清楚熟练不过的,甚或是钻大明律法空子的事,那可是他们最拿手的本领!

    虽然,永宁伯张诚对此还没明确态度,不过以朝廷之名义,向其施加压力总是不会错的。

    …………

    外界虽说议论之声纷纭,可永宁伯张诚却稳坐宣府镇城的帅衙之内,丝毫不惟所动。

    宣大各地抄家之事,皆已近尾声,那些登记在册各种统计数据,单只查抄所获的金银珠玉财帛等,相加所得竟然有近一千四百余万两之多。

    这个数目可是能惊掉众人的下巴了……

    也由此可见,山西各大商家之富,足可敌国,果然名副其实啊!

    这还只是查抄所得的现银……

    当然,这些银两也并非全是各大商家的,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如许定国、赖家兄弟等人的家

最新小说: 龙族:理综挂科后我被迫屠龙了 这个漫画家精神病吧 网游:在我眼里,你全身都是弱点!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破怨师 混在民国当警长,军阀列强都怕我 火烧黎明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