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λco728恒星系内部,像这样的行星还有不少。
它们有的在公转轨道上,通过人为干预锁定;有的在奥尔特云之中,随着恒星的运动缓慢环绕。
“行星炸弹。”
昌星吐出四个字。
不同于行星战星需要叠加各种功能性系统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行星炸弹不一样,它的杀伤原理很简单,也只有四个字。
质能转换。
依靠转化庞大的质量进行高能爆破,释放高强度脉冲,能够有效击穿舰船的高能防护罩。
力场防护在它面前也没有太大作用,毕竟大质量星体周边本身就存在强力场,也可以称之为空间扭曲。
稳定状态下没事儿,一旦不稳定,波动的空间会将舰体强行拉伸,扭曲变形。
这种拉伸很常见,就像大型舰船如果没有装载反力场系统,靠近大质量星体,突破洛希极限后,因受力不均衡,舰体材料强度不够,会被直接拉断。
力场武器的杀伤原理也是如此。
四级科技文明对这一套简直不要太熟悉。
只是很可惜,他们无法做到屏蔽星球引力,找到对向平衡点,所以这种行星炸弹几乎没有任何隐藏属性。
六级科技文明,才是真正的集大成者。
他们可以搬恒星。
当然,六级科技文明也不屑于玩这种老掉牙的玩意儿。
身为空间科技的行家,他们更加喜欢空间切割,已知宇宙中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挡住空间撕裂。
极限天体除外。
诸如中子星、黑洞这等存在,他们也没辙。
这玩意儿不讲道理。
如果只有一颗行星炸弹,米澜伊众人完全不放在眼里,他们既然知道这玩意儿,自然也有应对的手段。
无奈,这里还有波瑞特其他布置。
那密密麻麻的红色光点,每一个都是一个战斗单位,或大或小,能效各异。
在此之时,双方的探测器早已开始交锋。
那时不时一闪即逝的微弱流光,就是探测器被摧毁时散发出的光芒。
这些小玩意儿的攻击性不强,防御性也不强,一道能效很低的激光束灼烧三秒,就能灼穿它们的防护层,烧穿合金板层。
要是来上一枚高能级力场塌缩炸弹,完全就是清场的效果。
虽说它们很不起眼,但也是能够影响胜负的因素。
最重要的一点,它们的造价十分低廉,在这场决战之中,属于数量最多,攻击最弱,防护最差的基础战斗单位。
通过数量捕捉器,凌霄可以很清晰地看见,在这方面波瑞特完全碾压米澜伊。
红色光点的数量是绿色光点的上万倍,这还只是一片区域的统计数量,宛如一滴绿色颜料融入红色之中,只能看见表面的那薄薄一层。
另一边。
德芬克正与波瑞特在F309防线区域展开猛烈交火。
如果说米澜伊、塔尔萨等存在是悄无声息的较量,那么德芬克就是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
能想的法都想了,能用的招都用了。
一接触,他们只剩下一种感觉。
没用。
只能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