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响声。
这一声虽不响亮,却像是带着某种魔力,让殿中喧哗的众将渐渐安静下来,如同退潮般一波波平息。
一众原本正在喧哗的西军将校,也重新将注意力放在了李定国的身上。
“若是朝廷大军压境,我绝不会生出半点投诚的想法。”
“但是今昔,提兵前来的不是朝廷,而是……陈望……”
李定国手握着腰刀的刀鞘,他的目光缓缓环视殿内众将,在每一张熟悉的脸上稍作停留。
“诸位应该都记得,从陕西一路走来,我们是为了什么。”
“天灾连绵,难以维生,为求活命,我等不得不举起手中的刀兵。”
李定国的声音大殿穹顶下回荡,声波往复折射,他的话语字字清晰,叩击着每个人的心弦。
“万民军背信弃义,设下鸿门之宴……”
李定国旧事重提,引得一众西军诸将骚动。
万民军在南京杀张献忠,吞并了他们西军东进的大部兵马,使得他们被困于武昌。
当时消息传来之时,他们甚至都动过和万民军就此火并的想法。
但是左良玉和猛如虎两镇在武昌以西虎视眈眈,绝对不会放任他们撤离武昌。
再者万民军军力雄厚,若是张献忠还在时,尚且能够一战。
但是张献忠身死,万民军眼下强于他们数倍,彼此实力悬殊,他们在武昌只能勉强支应,谈何报仇。
“我辗转多时,深夜静思,图谋前路,但是却怎么都看不清前路。”
“诸位其实心中也都应该清楚。”
“南京变后,我军其实早已经失去了逐鹿天下的资本。”
李定国目光平静如常,没有遮掩,平静的说道。
刘文秀和艾能奇仍旧沉默,殿内的众将很多也缓缓低下了头。
因为李定国所说的一切,都是事实。
现在已经不是崇祯十年,而是崇祯十五年。
天下已经逐渐稳定了下来,各地的势力都逐渐的在整合。
“我等就算是武昌打赢了这一场战,但是又能如何?”
“汉中府内,还有数万汉中军。”
“河南、南直隶、陈望的麾下还有十数万的甲兵。”
“陈望再提大军压来,我军又能如何?”
“以一府之地,莫非能抗衡敌军数省?”
李定国声音阴沉,一连数问。
“哪怕是诸葛武侯,终究也无法北伐中原,兴复大汉。”
“诸位莫非有人认为,自己可以堪比诸葛武侯?”
殿内一众西军将校皆是感觉心中压抑,难以呼吸。
李定国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传入他们的耳中,那些问题所带来的压力,让人实在是难以喘不过气来。
“李岩心机深沉,虚伪至极,口称所作所为皆为天下苍生,但是实际却是只为心中野望。”
“我等无论是南下江西,亦或是留守武昌,其实都是在帮助李岩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