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南和佐伊在圣维克托修道院里换上了第三套服装。
这一次,罗南终于满意了。
工装裤配无袖麻衫,身上还斜挎了一个皮质牧羊包,和佐伊的靛蓝色亚麻牧羊裙、橄榄绿方巾、罗马式皮凉鞋终于像一对夫妻了。
“哈基米,如果做摄影师无法满足你的日常开销,我建议你再去干些兼职,比如裁缝什么的,你很有天分。”
经过了几轮拍摄,罗南对哈基米的造型能力无比肯定。
衣服一上身,他和佐伊马上穿回中世纪,而且还是中世纪的普罗旺斯。
他曾跟着母亲冯珍看过一些普罗旺斯当地电视台的电视剧,那个年代的牧羊人和牧羊人的妻子就是这样打扮的,简直是一模一样。
“哈哈,我会认真考虑的。”哈基米带小情侣去往下一个拍摄场地,也在修道院附近,不过要走一段山路。
佐伊也提出了她的建议:
“或者你可以做一些和‘说’有关的兼职,你是我见过最擅长‘解读’作品的艺术家了。”
虽然还没看到成片,但哈基米在拍摄过程中的那些解读,已经可以让罗南和佐伊心甘情愿的买单了。
“这组照片象征爱情不惧时间跨度、不惧身份地位、不惧立场角度。”
“爱是永恒,也是一瞬。”
“新娘身披新郎的外套,象征身体上的归属,手抄《婚约》代表心灵上的归属.”
听听,快听听!
多么伟大的艺术解读啊,可以在结婚现场念出来的那种。
哈基米在前面嘻嘻哈哈的说:
“希望上帝保佑我靠拍照片填饱肚子,要不然普罗旺斯要诞生一名伟大的乡村诗人了。”
走了约半个小时,一行三人终于解锁了新的环境——山上的牧羊人小屋。
虽然生活空间已被严重压缩,但1987年普罗旺斯仍有牧羊人存在,他们仍是地中海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梅纳村还是戈尔德这样的明星村庄,还是艾克斯和阿普特这种小城镇,亦或者是刚刚起步的卢尔马兰,山间、森林边缘、溶洞内都可以看到牧羊人延续着几百年前的生活方式。
在罗南和佐伊欣赏这里的原始风貌时,哈基米已经动起来了,他熟练的在石屋外架起了一条晾衣绳。
“我去屋里看看,找找有没有什么趁手的道具。”说完,哈基米欠身走进了这座石屋里。
放在地上的‘道具’,‘捡’就捡了,但你不能去人家屋子里‘捡’道具啊,罗南的确不熟悉普罗旺斯的当地特殊律法,但他无比确信这是违法的。
“哈基米,我们就在外面找些道具吧,万一屋子里丢了东西,我们解释不清。”罗南对着门缝说,语气里满是焦急。
一个贝雷帽从那条缝隙里出现:
“拿自己家里的东西需要什么解释?”
不给罗南和佐伊反应的时间,哈基米把一根黑色牧羊手杖塞到罗南的手里:
“快藏起来,别让我爸爸发现我拿了他的‘宝贝’。”
终于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的罗南更加无语了。
不是都到自己家了,道具还用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