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赶去。
一路上,他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即将听到知名历史学者的讲解,紧张的是担心自己会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
权三金离开学校的食堂之后,想着离那个‘黄巾起义与东汉社会变迁’讲座还有较长的时间,决定先去学校图书馆翻阅一下自己之前笔记本上记下了几个关键词的相关内容;
权三金脚步匆匆地走进学校图书馆,馆内安静的氛围让他迅沉静下来。
他径直走向历史类书籍的藏书区域,目光在书架上快扫视着,试图找到与“黄巾起义”
以及自然灾害相关的书籍。
经过一番仔细的寻找,他终于找到了几本看起来颇为有用的书籍,然后小心翼翼地捧着它们走到一旁的阅读区坐下。
他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籍,一页页仔细地阅读着,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自己论文切入点相关的信息。
每当看到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或者史实,他就会立刻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录下来,还不时地在一旁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时间在权三金的专注阅读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近一个小时。
权三金揉了揉有些疲惫的眼睛,伸了个懒腰,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神情。
他已经从这些书籍中获取了不少有用的资料,心中对于文章的思路也更加清晰了。
他合上书本,将它们放回原处,然后收拾好自己的笔记本,准备前往讲座地点。
此时,距离讲座开始还有一段时间,权三金不紧不慢地朝着讲座地点走去。
一路上,他还在脑海中梳理着刚刚从图书馆学到的知识,思考着如何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篇优秀的论文在自己的努力下逐渐成型,心中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当权三金赶到讲座现场时,离讲座开始还有十几分钟,现场已经来了不少同学,大家都在小声地交流着对“黄巾起义”
的看法和期待从讲座中获取的知识。
权三金找了个靠前的位置坐下,再次翻开笔记本,看着上面关于“黄巾起义”
和自然灾害关联的关键词,心中默默祈祷这次讲座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讲座开始的铃声准时响起,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讲台上。
那位知名的历史学者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讲台,他身着整洁的中山装,面容和蔼却又透着一种学者的威严。
他微笑着向台下的同学们微微鞠躬,然后开始了精彩的讲解。
历史学者从东汉末年的政治局势讲起,详细地阐述了当时朝廷内部的腐败现象以及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让同学们对“黄巾起义”
爆的政治背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接着,他又谈到了经济方面,分析了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生活困苦等问题,如何一步步将广大民众逼到了反抗的边缘。
当讲到文化层面时,历史学者特别提到了“黄巾起义”
所利用的宗教因素,就像之前课堂上那位戴眼镜男生补充的一样,它对传统儒家文化统治地位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不过,历史学者又进一步深入,指出这种宗教传播虽然带来了新思想,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它更多是一种为了起义而服务的工具,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
而当话题转到权三金最为关注的“黄巾起义”
与自然灾害频的关联时,历史学者的讲解让权三金眼前一亮。
他详细列举了当时生的一系列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蝗灾等,以及这些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导致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他强调,自然灾害是“黄巾起义”
爆的一个重要导火索,它加剧了社会矛盾,使得民众对朝廷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
历史学者还引用了许多历史文献和考古现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让权三金听得如痴如醉。
他一边认真聆听,一边在笔记本上快记录着,不时还结合自己之前在图书馆学到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补充。
他感觉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论文的框架也在脑海中逐渐成型。
讲座过程中,历史学者还设置了互动环节,鼓励同学们提出问题。
权三金犹豫了一下,但还是鼓起勇气举起了手。
他站起来,略带紧张地说道:
“老师,我想问一下,除了已经提到的这些因素,‘黄巾起义’在军事战略方面有没有一些独特的特点或者对后世军事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历史学者微笑着点了点头,对权三金的问题表示了肯定。
然后,历史学者解答道: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黄巾起义’在军事战略方面确实有着独特之处。
起义军利用宗教组织,将信徒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这在当时的军事组织中是较为新颖的。
而且,他们采用分散作战、灵活机动的战术,根据不同地区的形势调整作战策略,让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