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真情流露(2 / 2)

>

老头儿还挺能说,一张嘴巴拉巴拉的说了好一会。

但朱棡也不是傻子,老人家这领着全家老小拦路的做派,肯定也不是单纯的想来见见。

刘惟俊抚须,负手道:“老丈,可是有什么难处?”

老人家一下子尴尬的笑了笑,支支吾吾几句,一时间又说不话来,和刚刚那副巴拉巴拉健谈的样子完全是两回事。

正在朱棡要开口的时候,老头儿浑身一震的道:“刚刚管事的老爷跟咱们说了,那七亩地都要开垦出来种洪薯,王爷您放心,老汉一开春就带着家里的老小开垦土地……。”

朱棡无奈。

“老人家,你有什么话便直说吧,本王概不追究!”朱棡有些无奈的同时又哭笑不得,这老人家一看便不是那种溜须拍马的人,非要去学着人拍马屁,实在是没这天赋啊。

呃……。

老人家脸色尴尬。

“是不是家中冬粮不够?”朱棡握着老人家那粗糙的手,问道。

老头摇头:“不,不,够吃嘞,去年是个丰年,家里收的麦子够嘞。”

“那这是……。”

老人家也万般无奈的开口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嫩就是想问问……,这洪薯的地,是不是也要交税乃?”

“咱家就十二口人哩,要是这七亩地要交税,这红薯万一没个好收成……。”

说到这,朱棡明白了老人家的用意。

百姓们不是为了洪薯而领取土地,是为了生计!

他们担心的是万一洪薯没有种出来收成,朝廷又要收这几亩地的税收怎么办。

见朱棡还在迟疑,老人家说着又要跪下。

朱棡赶忙拍板,定下了领取土地的百姓三年免税。

散场之后,太原府的衙门里,刘惟俊的眼神一直显得幽怨。

也难怪,这事本来是他这个布政使的功劳,结果被朱棡这么一弄,莫名其妙成了晋王的功绩。

大堂里,朱棡领着一众随从在朱标跟前行了礼。

“三哥!”

朱棣也上前给朱棡行礼。

朱棡点了点头,打量了一下朱棣,发现这家伙胡子拉碴的,看来也是青春期旺盛的时候。

三兄弟见面,朱棡立即让楚力带着人去郊外打点野味,晚上约着要喝上一壶。

“大哥,你怎么这么快就到了太原?”

坐下之后,朱棡这才问道。

“仪仗行至真定府的时候,便收到了锦衣卫的消息,父皇在太原和大同都有暗探,以免出现状况。信使拿了消息,第一站送的便是真定府,现在应该已经送回京师了。”朱标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最新小说: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乱混聚树 抛夫弃子离婚后,她火遍全球 游戏?还是哲学?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 甄嬛传:穿余莺儿后小厦子是我爹 换经纪人后,顶流他恃宠而茶 特工传奇之重明 鹰掠九天 大清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