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用茂那有些浑浊的眼中露出一些精光。
旋即好似是敲打温凡般,道:“嗣文的问策写的不错,字里行间也都契合而今朝廷取士的标准。”
言下之意,林嗣文的论策,比他要写的好很多。
下一秒,温凡那原本还能淡然的脸色瞬间有些变化,他稍微迟疑了一下,道:“师兄忙于注释古籍,怕是并无为官之心。”
说罢,他似乎是担心自己言语之间意图太明显,忙躬身道:“一切看老师的意思。”
班用茂也犯了难。
林嗣文无疑要比温凡更为适合举仕。
林嗣文诗词稍弱,但非好高骛远之辈,学识扎实,四书五经也都熟读。更让人拍案叫绝的,便是林嗣文的手书。
他曾写过一些文章,都是上佳之作,便是文坛之首的陶凯陶公,也对其赞扬有加。
但……注释古籍,同样重要。
为官举仕,成全的是林嗣文一个人。
而注释古籍,修撰文书,成全的……却是他和林嗣文两个人。
班用茂深深的犹豫。
烛火之前,班用茂的脸色显得有些凝重和沉吟。
而温凡也心头忐忑。
于是乎为了加一把火,温凡凑上前道:“老师,师兄所好非是举仕……。”
这句话,一下子让班用茂坚定了内心。
因为这句话,给了他一个台阶。
扪心自问,就算是他班用茂,也希望林嗣文将目前手里的古籍给注释完,只要注释完之后,他师生二人,必将在翰林藏书阁之中有一席之地。
“你且好生改改,此次举荐事关重要!不可马虎。”班用茂道。
温凡接过册子,狡黠的笑了笑。
随即又有些为难道:“老师,你将师兄的册子……给我一观如何?”
他要以断后患。
班用茂自然也知道温凡的用意,沉默了一会之后,他点头道:“你借鉴借鉴也好,切莫让你师兄看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