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证实一个传说。一段文字,可以认清一段历史!物证的存在,永远是铁证如山。
朱元璋宽怀大慰,喜不胜收,笑呵呵的道:“这些典故对咱来说没什么意义,咱看重的,是这玉玺本身啊。”
刘伯温点头:“陛下洪福齐天,君临天下,实乃明君!”
“如今玉玺现世,说明陛下乃是皇权天授。”
“自古以来,对于传国玉玺的传说颇多,可再多的传说都抵不过传国玉玺本身代表的价值。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如今玉玺归大明,说明大明必将繁荣昌盛,世代长存。”
老朱听得兴起,哈哈一笑:“好!刘夫子这番话说的咱心里舒坦。”
“王景弘,去,宣召百官议事!”
这是要开始显摆了。
刘基虽然心中无奈,却也不得不笑意盈盈的点头。
百官得到宣召,顿时感觉到压力的到来。
陛下这是咋回事?
这已经是这几月第二次深夜相召了。
马车上,韩国公李善长坐在位置上,而他的身边则是参知政事胡惟庸。
“恩师,你认为,今日陛下所召,所为何事?”胡惟庸问道。
李善长缓缓睁开眼睛:“多半是传国玉玺的事。”
“难道坊间流言为真?”胡惟庸有些惊讶道。
李善长声线厚重,幽幽道:“下午时候,刘基被宣入了宫中,这么久没出来,看来这玉玺是真的归于大明了。”
说着,李善长有些感慨:“陛下确实是真龙天子,自唐朝以后,玉玺行踪飘忽不定,赵宋王朝几百年都在寻找玉玺,皆郁郁而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