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绅士说出口的话,“夸德里伽”都追不回来
怀着复杂的心情,莱昂纳尔与两位年轻的中国留学生握了握手。
他能感受到两人的手掌都颇为粗糙,并且十分有力——那是长期航海和训练留下的痕迹。
按照英国海军训练的传统,他们应该都在老式的风帆战舰上操练过。
莱昂纳尔切换成英语说道:“很高兴认识二位,其实你们叫我莱昂纳尔就好。”
严复、萨镇冰的眼中有惊讶的神色一闪而过,他们没有想到莱昂纳尔竟然肯用英语和他们寒暄,而且如此亲切。
萨镇冰露出真诚的笑容:“莱昂纳尔,你的身体恢复得如何
我在英国的报纸上读到你不幸在伦敦病倒的消息。”
莱昂纳尔略显尴尬地笑了笑:“多谢关心,已经完全康复了。
只能说伦敦的空气……嗯,确实独具特色。”
这句话引得萨镇冰会心一笑:“确实如此!泰晤士河么……
在每个低潮的时刻,它都会用强烈的气味提醒人们它的存在。
我和严兄初到英国时,也了好长时间才适应。”
严复也笑起来:“莱昂纳尔,请允许我表达对您作品的钦佩。
我读过《老卫兵》,你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令我印象深刻。”
莱昂纳尔有些惊讶:“你读过我的作品”
严复点点头:“英语、法语我们都学过——我是在格林威治的图书馆偶然发现的。
不过更令我最敬佩的是你公开支持免费义务教育的主张。
我一直认为中国若想真正强大,也必须走这条路——让每个孩子,无论贫富,都能接受基本的教育。
唯有开启民智,国家才能振兴!”
莱昂纳尔敏锐地察觉到,严复说完这番话,萨镇冰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
但是严复并没有察觉这位同伴的不悦,而是向莱昂纳尔提出一个请求:“莱昂纳尔,我甚至萌生过一个念头——
我希望能将你的作品翻译成中文!
像《老卫兵》这样的故事,虽然背景在法国,但它……简直就像为中国量身定制一般。
中国的读者读到了,或许能受到一些启发。”
莱昂纳尔心中一震。
严复后来确实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翻译家,翻译了《天演论》等西方经典,影响了此后几代中国知识分子。
如果自己的作品被翻译成了中文……
莱昂纳尔连忙真诚地点点头:“这是我的荣幸,《老卫兵》属于法国,也属于中国!
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提供授权,并做一些注释。”
严复大喜过望,紧紧握住莱昂纳尔的手:“那我们一言为定!”
莱昂纳尔面带微笑:“绅士说出口的话,‘夸德里伽’都追不回来!”
这句话一出,不仅严复、萨镇冰愣住了,陈季同也懵了。
过了一会儿,三个中国人才反应过来这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意思。
“绅士”对应“君子”,“夸德里伽”则是欧洲一种四匹马拉的战车的名称。
等反应过来,三人开怀大笑;陈季同拍了下莱昂纳尔的肩膀:“莱昂,想不到你还精通中国的成语!”
莱昂纳尔微笑着点点头:“略知一二……”
就在这一刻,莱昂纳尔注视着面前两位年轻的面孔,时空交错的感觉让他一时有些恍惚。
他仿佛能看到历史的长河在眼前流淌,而自己正站在一个特殊的交汇点上。
陈季同适时地插话道:“看来你们很投缘——不过晚宴还在进行,二位还是先回座位吧,以后还有机会。”
萨镇冰和严复礼貌地向莱昂纳尔点头致意,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莱昂纳尔重新落座后,邻座的法郎士凑过来,带着好奇的笑意:“莱昂纳尔,你似乎对中国人特别有好感
这可不太寻常!”
法郎士虽然是陈季同的好朋友,但这属于私交——他对于中国人的整体观感却并不好。
这也是这个时代欧洲知识分子对待中国的主流态度。
毕竟不到二十年前,英法联军才打进北京,烧掉了中国皇帝的夏宫。
许多欧洲人的家里,还藏着从那里抢来的金银、宝石、瓷器、丝绸、字画……
莱昂纳尔沉吟片刻后开口:“蒂波,我始终认为,任何一个在失败后不放弃自强努力的国家和民族都值得尊敬。”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严复、萨镇冰两人:“你看,这个屡屡战败的古老帝国,派出了像郭嵩焘、曾纪泽这样的人物搞外交,还派出了萨镇冰、严复这样的年轻人来学习。
无论他们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这都埋下了这个国家重新崛起的种子!
可能不是在当下,甚至不是在我们能看得见的未来,但一定会有这么一天。”
法郎士惊讶了:“莱昂纳尔,你对中国的评价这么高吗”
莱昂纳尔点点头:“文明的伟大不在于从未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