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印在共和国发行的新邮票上’。”
他拿起莫泊桑刚写的那篇关于俄国沙皇的,笑道:“居伊,你这个太浮夸了,缺乏一点真实的质感。
要半真半假才最能迷惑人。你应该说,有人看见我在俄国使馆深夜出入,手里拿着普希金的手稿之类的。”
莫泊桑一拍脑袋:“有道理!我这就改!”
阿尔贝终于忍不住了,拉住莱昂纳尔,压低声音问:“莱昂!我的上帝!你们到底在干什么?还嫌外面的谣言不够多吗?
你们这是在给自己火上浇油!”
莱昂纳尔拍了拍他的肩膀,把他拉到窗边,指着外面:“阿尔贝,你看外面,假设那里有正在燃烧的一场大火……
最初的谣言就像已经蔓延开的火势,用水去泼,用沙子去盖……甚至试图去讲道理,都只会让火势越烧越大,烟雾越来越浓,最后把一切都吞噬。”
“那……那怎么办?”
“怎么办?在矿井里,当大火无法用常规方法扑灭时,矿工们会使用一种叫做‘爆炸灭火法’的技术。”
阿尔贝茫然不知所措,只能重复莱昂纳尔的话:“爆炸灭火法?”
莱昂纳尔点点头,耐心地进行解释:“对。就是在发生火灾的矿井里,主动引发一次小型、可控的爆炸。
这次爆炸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瞬间耗尽矿井里的氧气,同时压制火焰。
这一瞬间的极端混乱和窒息,反而能彻底扑灭一场可能毁灭整个矿脉的大火。”
他指了指身后那些正在“制造谣言”的朋友们:“现在,关于我的谣言已经像矿井大火一样失控了,普通的辟谣毫无用处。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自己来制造更多、更离奇、更荒诞、更夸张的谣言!像炸弹一样投进去!
当谣言离谱到一定程度,当所有人都开始觉得这些消息荒诞不堪、不可信时,最初那个‘三篇入选’的谣言,也会随之失去可信度,变得可笑而无力。
人们的注意力、好奇心在一定的时间里有限的,它们就像是谣言赖以传播的氧气一样。
当‘氧气’被迅速燃尽,情绪会从愤怒转为嘲弄,甚至会开始反思最初的消息是否也同样可笑。
这就是处理舆论时的‘爆炸灭火法’。”
阿尔贝张大了嘴巴,愣在原地,脑子里努力消化着这个惊人而冒险的策略。
这简直……太疯狂了!但又似乎……有那么点道理?
阿尔贝结结巴巴地问:“所以,‘四篇入选’那个报道……”
莱昂纳尔耸耸肩:“我写的——我本来想一个人写,但工作量实在太大,恰好莫泊桑他们闲着……”
阿尔贝:“……”
莫泊桑写完了新的稿子,凑过来递给莱昂纳尔。
阿尔贝的脸上仍然带着担忧:“莱昂,这招真的能行吗?我总觉得像是在走钢丝……万一失控了……”
莱昂纳尔接过稿纸,飞快地扫了一眼,露出满意的笑容:“放心吧,阿尔贝,人性就是如此,我们要的就是舆论失控。
当他们发现所有关于我的消息都变得像马戏团广告一样不可信时,他们自然会开始怀疑最初的那份《高卢人报》。而且……”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微笑:“真正在背后煽风点火的人,看到局势变得如此混乱和不可控,反而会感到不安和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