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寂灭星渊深处,李默悬立于虚无,周身星辰归墟轮回道韵如潮汐般涌动,修复着方才与那寂灭利爪硬撼带来的震荡。
一丝金色的仙血挂在嘴角,非但未显狼狈,反而为他平添了几分历经杀伐的凛冽。
他目光灼灼,穿透前方那因激烈碰撞而暂时紊乱的黑色法则之线,死死锁定着星钥感应到的方向——那片更深邃、更黑暗,却隐隐传来同源共鸣的核心区域。
“星钥最后一块碎片,竟会在此等绝地……”
李默心中念头飞转,“还是说,这碎片本身,就是镇压或关联‘终末之暗’的关键?”
无论是哪种可能,都意味着他必须继续前进。
风险与机遇,往往并存于宇宙最危险的角落。
他深吸一口气,并非呼吸物质空气,而是吞吐着此地稀薄到近乎虚无的宇宙本源之气,同时引动科尔特斯星云大阵远程传递而来的精纯星力与归墟道韵,加恢复。
眉心的星钥光华流转,不断调整着护体仙光的频率,以更高效地抵御周围无孔不入的“寂灭”
侵蚀。
稍作调息,确认状态稳定后,李默再次动身。
这一次,他更加谨慎,破妄星眸运转到极致,不仅洞察黑色法则之线的流向,更试图推演其背后蕴含的“寂灭”
规则逻辑。
他不再轻易动用大规模神通,以免再次惊动那可能存在的、由“终末之暗”
本能凝聚的守护机制。
行进变得异常缓慢且艰难。
每一步踏出,都仿佛在粘稠的沥青中挣扎,需要耗费莫力扭曲被“寂灭”
之力固化的时空。
护体仙光与黑色法则之线的摩擦,持续不断地消耗着他的力量。
沿途,他看到了更多触目惊心的景象。
有堪比恒星级战舰大小的神魔尸骸,被黑色的法则之线贯穿,如同标本般悬浮,其内蕴含的磅礴能量早已被汲取一空,只剩下空洞的躯壳。
有残缺的、风格迥异的文明方舟,保持着最后绝望挣扎的姿态,永远凝固在了时空琥珀之中。
他甚至看到了一颗被从中剖开的行星,断面光滑如镜,其内部结构清晰可见,却同样失去了所有生机,如同博物馆里的化石。
这些景象无声地诉说着“终末之暗”
的恐怖与无情,它不分强弱,不论文明等级,一旦被其捕捉,终将归于彻底的“无”
。
越是深入,那股源自星钥的共鸣感就越清晰、强烈。
同时,弥漫在周围的“寂灭”
意蕴也愈浓郁,甚至开始主动凝聚成各种扭曲的形态,如无形的触手、低语的魔影,不断冲击、腐蚀着李默的护体仙光与道心。
若换做寻常真仙,即便能在此地支撑片刻,道心也早已被这无休止的绝望与死寂侵蚀,要么疯狂,要么道崩。
但李默道心坚如磐石,星辰归墟轮回大道更是包容生死,驾驭终结,这极致的“寂灭”
非但未能动摇他,反而让他对自身大道的理解更加深刻。
“毁灭与新生,寂灭与轮回……看似对立,实则一体两面。”
李默于行走中悟道,“我所执掌的归墟,是秩序内的终结,是轮回的。
而此地的寂灭,是秩序的破坏者,是终极的虚无……若要真正脱,或许需理解,甚至……驾驭这份虚无?”
这个念头一出,连他自己都感到一丝心惊。
驾驭“终末之暗”
?这想法何其疯狂!
但道途之上,本就是行逆天之事。
不知前行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万年(在此地时间已无意义),前方的景象豁然一变。
那无穷无尽的黑色法则之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绝对意义上的“空无”
。
没有光,没有暗,没有物质,没有能量,没有空间,甚至没有“存在”
这个概念。
那是一种连“无”
本身都不存在的状态,是逻辑的终点,是认知的禁区。
而在那片“空无”
的中心,悬浮着一物。
那是一块约莫拳头大小,通体呈现混沌色泽,表面流淌着无尽生灭景象、却又仿佛蕴含着一切起源与终结奥秘的晶体碎片。
它静静地悬浮在那里,散着微光,并非照亮什么,而是定义着“光”
的存在。
它仿佛是这片“空无”
的锚点,是“有”
相对于“无”
的证明。
李默眉心的星钥,在这一刻出了前所未有的、近乎欢欣雀跃的嗡鸣!
炽热的光芒透体而出,指向那块晶体碎片。
最后一块起源碎片!
果然在这里!
然而,李默的目光却并未完全被那碎片吸引。
他的破妄星眸,死死地盯住了碎片下方,那片“空无”
的深处。
在那里,他“看”<